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在利用方木板、彈簧測力計、橡皮條、細繩套等器材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
(1)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和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時,橡皮條的形變量可不相同
B.作分力和合力的圖示時,選的標度必須相同
C.拉彈簧測力計時,不能使彈簧測力計超出木板的邊界
D.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時,其間的夾角越大越好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
A.理想實驗法    B.控制變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如圖,用A、B兩個彈簧秤拉橡皮條的D點,使其伸長到E點,現保持A的讀數不變,當∠α由圖示位置減小時,欲使D點仍在E點位置保持不變,則可用的方法是     。

A.使B的讀數變大,β角變大?
B.使B的讀數變大,β角變小?
C.使B的讀數變小,β角變小?
D.使B的讀數變大,β角變大
(1)B (2)C (3)C

試題分析:(1)因為要保證一個力的作用效果和兩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需要將橡皮條的結點拉到相同的位置,所以橡皮條的形變量是一樣的,A錯誤;在同一個力的合成實驗中,必須滿足所選用的比例尺是相等的,這樣才具有可比性,B正確;因為實驗中力大小可以任意選取,只要能保證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可,如果選用的力比較大,則可能出現彈簧測力計超出木板的邊界,C錯誤;兩個拉力的夾角過大,合力會過小,量取理論值時相對誤差變大,夾角太小,會導致作圖困難,也會增大偶然誤差,D錯誤
故選B(2)本實驗是在一個力的作用效果和兩個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基礎上進行實驗的,故采用的實驗方法為等效替代法,故選C(3)該題本質上考查了物體的動態(tài)平衡,由題意可知:保持E點位置不動,即合力大小方向不變,彈簧測力計A的讀數不變,因此根據要求作出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畫出受力分析圖如下:

所以由圖可知α角逐漸變小時,B的示數減小,同時β角減小,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質量為m1,連接在小車后面的紙帶穿過電火花打點計時器B,它們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帶有定滑輪的足夠長的木板上,p的質量為m2 , C為彈簧測力計,實驗時改變p的質量,讀出測力計不同讀數F,不計繩與滑輪的摩擦。

(1)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工作電壓為      流(選填“交、直”)          V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必須保持水平
B.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
C.實驗中m2應遠小于m1
D.測力計的讀數始終為 m2g/2
(3)下圖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紙帶上標出了所選的四個計數點之間的距離,相鄰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4)實驗時,某同學由于疏忽,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他測量得到的a F圖像,可能是下圖中的圖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Ⅰ)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獨力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已知小車質量為m1,砝碼和盤的質量為m2,除了裝置圖中所給的器材外,另外備有墊木、復寫紙、電鍵及導線若干。

(1)除了上面涉及的實驗器材外,本次實驗還缺少的器材有            
(2)保持m1不變,改變m2的大小,小明同學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加速度a隨拉力F的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該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最可能的原因是:                 。
(3)如圖丙所示為某次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相鄰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AB、CD計數點之間的距離已測出,由于疏漏B、C兩計數點之間的距離忘記了標注,根據紙帶上現有的數據情況,可計算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         m/s2(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在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中,要盡可能保證a-F圖象是一條直線,需要控制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打點計時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實驗儀器,下圖中的甲、乙兩種打點計時器是高中物理實驗中常用的,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圖甲是_______(填“電磁”或“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電源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節(jié)干電池)。
(2)某同學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依次確定出A、B、C、D、E五個計數點。其相鄰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每兩個相鄰的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計時點未標出。各點到A距離分別為2.88cm,7.20cm,12.96cm,20.16cm。
①每兩個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         s
②試根據紙帶上數據,計算出打下D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是        m/s(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③物體運動加速度             m/s2(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用打點計時器測定物體的速度,當使用的電源頻率高于50Hz時,如果仍按50Hz來計算,則測得的速度將比真實值            (偏大、偏小、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某興趣小組在探究物體動能大小實驗時,讓一物體在恒定合外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記錄下速度、時間、位置等實驗數據,然后分別作出動能Ek隨時間變化和動能Ek隨位置變化的兩個圖線,但橫坐標沒有標出,

(1)請你判斷物體動能隨位置變化的圖線應是圖________;(2)若圖甲中OA連線的斜率為p,圖乙中直線的斜率為q, 則物體所受合外力的大小為________,在A點所對應的瞬時速度的大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3分)如圖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時,對打出的一條紙帶進行研究,從O點開始每5個打點作為一個計數點(中間4個打點未畫出),計數點分別為A、B、C、D、E,該同學已求出各計數點速度,其數值見下表。
計數點
A
B
C
D
E
速度/(m·s-1
0.50
0.71
0.91
1.10
1.29


(1)若以O點為計時起點,根據以上數據在所給的坐標紙中作出小車的v-t圖線;
(2)由所作圖象求出:
①計數點O對應的速度大小     m/s;
②小車的加速度大小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橡皮條的另一端系兩根細繩,細繩端帶有繩套,先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某—位置Ο并記下該點的位置;再用一個彈簧秤將橡皮條結點拉到同—位置Ο點。
(1)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橡皮條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兩個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要注意使兩個彈簧秤的讀數相等
E.在用一個彈簧秤拉時必須將橡皮條的結點拉到用兩個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記下位置   
其中正確的是           。(填入相應的字母)
(2)某同學在坐標紙上畫出了如圖所示的兩個已知力F1和F2,圖中小正方形的邊長表示2N ,兩力的合力用F 表示,F 1、F 2與F 的夾角分別為θ1和θ2,關于F 1、F 2與F、θ1和θ2關系正確的有:____

A. F1="4" N       B. F =" 12" N    C.θ1=45°     D.θ1<θ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中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為50Hz的交流電源,打點的時間間隔用Δt表示。在小車質量未知的情況下,某同學設計了一種方法用來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其質量間的關系”。

(1)完成下列實驗步驟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車所受的阻力:小吊盤中不放物塊,調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輕撥小車,直到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點。
②按住小車,在小吊盤中放入適當質量的物塊,在小車中放入砝碼。
③打開打點計時器電源,釋放小車,獲得帶有點列的紙帶,在紙帶上標出小車中砝碼的質量m。
④按住小車,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量,重復步驟③。
⑤在每條紙帶上清晰的部分,每5個間隔標注一個計數點。測量相鄰計數點的間距s1,s2,…。求出與不同m相對應的加速度a。
⑥以砝碼的質量m為橫坐標,為縱坐標,在坐標紙上做出關系圖線。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本實驗中,為了保證在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量時,小車所受的拉力近似不變,小吊盤和盤中物塊的質量之和應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設紙帶上三個相鄰計數點的間距為s1、s2和s3。a可用s1、s3和Δt表示為a=__________。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__m/s2。


③圖3為所得實驗圖線的示意圖。設圖中直線的斜率為k,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若牛頓定律成立,則小車受到的拉力為___________,小車的質量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