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7.如圖所示,底座A上裝有長s=0.5m的直立桿,總質量為M=0.2kg,桿上套有m=0.05kg的小環(huán)B,它與桿之間有摩擦.若環(huán)從底座上以v0=4m/s的速度飛起,剛好能到達桿頂.求小環(huán)在升起和下落的過程中,底座對水平面的壓力和所需要的時間(g取 10m/s2).

分析 ①由運動學的公式求出環(huán)上升時的加速度,然后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摩擦力,對A進行受力分析即可由平衡狀態(tài)求出;小環(huán)在下落過程中,受到重力和向上的滑動摩擦力,底座受到重力、小環(huán)向下的摩擦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由平衡條件求地面對底座的支持力,即可由牛頓第三定律求得底座對地面的壓力.
②先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解下降時的加速度,再根據運動學公式求解時間.

解答 解:①環(huán)上升的過程中,設加速度為a,則:$2{a}_{1}x=0-{v}_{0}^{2}$
所以:${a}_{1}=\frac{-{v}_{0}^{2}}{2x}=\frac{-{4}^{2}}{2×0.5}=-16m/{s}^{2}$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a1=mg+f
所以:f=ma-mg=0.05×(16-10)=0.3N
即環(huán)與底座之間的摩擦力是0.3N.
對底座A進行受力分析可知.環(huán)上升時,底座受到重力、支持力與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則:
N1=mg-f=0.2×10-0.3=1.7N
環(huán)下降時,底座受到重力、支持力與向下的摩擦力的作用,則:
N1=mg+f=0.2×10+0.3=2.3N
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在環(huán)升起和下落的過程中,底座對水平面的壓力分別為1.7N和2.3N.
(2)環(huán)下降時對環(huán)進行受力分析,環(huán)受重力及桿給環(huán)向上的摩擦力,下降階段加速度大小為a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f=ma2
所以:${a}_{2}=g-\frac{f}{m}=10-\frac{0.3}{0.05}=4m/{s}^{2}$
由運動學公式:$x=\frac{1}{2}{a}_{2}{t}_{2}^{2}$
得:${t}_{2}=\sqrt{\frac{2x}{{a}_{2}}}=\sqrt{\frac{2×0.5}{4}}s=0.5$s
上升過程的時間:${t}_{1}=\frac{x}{\frac{v}{2}}=\frac{2x}{v}=\frac{0.5×2}{4}s=0.25$s
小環(huán)從開始運動至落回底座共經歷的時間為:t=t1+t2=0.25+0.5=0.75s
答:(1)在環(huán)升起和下落的過程中,底座對水平面的壓力分別為1.7N和2.3N;
(2)小環(huán)從開始運動至落回底座共經歷0.75s.

點評 本題中底座與小環(huán)的加速度不同,采用隔離法研究,抓住加速度是關鍵,由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結合進行研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一個可供使用的多用表,S為選擇開關、Q為歐姆檔調零旋鈕.現在要用它測量一個電阻的阻值,R1大約90Ω.下面提出了在測量過程中一系列可能的操作.請選出盡可能準確地確定其阻值同時又符合多用表安全使用規(guī)則的各項操作,并且將它們按合理順序填寫在后面的橫線空白處
(A) 將兩表筆短接,調節(jié)Q使表針對準歐姆檔刻度盤上的零歐姆處、隨后即斷開;
(B)旋動S使其尖端對準歐姆檔×1K;
(C)旋動S使其尖端對準歐姆檔×100;
(D)旋動S使其尖端對準歐姆檔×10;
(E)旋動S使其尖端對準歐姆檔×1;
(F)旋動S使其尖端對準“OFF”檔(或交流電壓的最高檔);
(G)將兩表筆分別接到R1的兩端、讀出R1的阻值、隨后即分開;
(H)將兩表筆斷開,進行機械調零,使指針指電流為零的位置;
正確的操作順序為HDAG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個質點從t=0開始由原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速度-時間圖象如圖,則質點( 。
A.t=1s時回到原點B.t=2s離原點最遠C.t=3s時回到原點D.t=4s時路程為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于萬有引力和萬有引力定律的理解正確的是( 。
A.不能看作質點的兩物體間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只有能看作質點的兩物體間的引力才能用F=$\frac{G{m}_{1}{m}_{2}}{{r}^{2}}$計算
C.由F=$\frac{G{m}_{1}{m}_{2}}{{r}^{2}}$知,兩物體間距離r減小時,它們之間的引力增大
D.萬有引力常量G的數值首先是由牛頓測出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A為靜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體,B為繞地球做橢圓軌道運行的衛(wèi)星,C為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P為BC兩衛(wèi)星軌道的交點.已知A、B、C繞地心運動的周期相同.相對于地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衛(wèi)星C的運行速度小于物體A的速度
B.物體A和衛(wèi)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角速度
C.衛(wèi)星B在P點處的加速度大于衛(wèi)星C在P點處的加速度
D.衛(wèi)星B在P點的加速度與衛(wèi)星C在該點加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物理學理論建立的過程中,有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做出了貢獻.關于科學家和他們的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焦耳發(fā)現了電流熱效應的規(guī)律
B.牛頓總結出了點電荷間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
C.安培發(fā)現了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規(guī)律,洛侖茲發(fā)現了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規(guī)律
D.庫侖將斜面實驗的結論合理外推,間接證明了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到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
B.物體受到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呈銳角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C.物體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呈鈍角時,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
D.物體受到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一條平直的電場線上有A、B、C三點,把m=2×10-9kg,q=-2×10-9C的粒子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1.5×10-7J的正功,再把該電荷從B點移到C點,電場力做功-4×10-7J,分別求出A與B兩點間的電勢差,A與C兩點間的電勢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長為l的導體棒原來不帶電,現將一帶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放在距棒左端R處,如圖所示,當達到靜電平衡后,棒上感應的電荷在棒內靠近右端點處產生的場強的大小等于$\frac{kq}{{(R+l)}^{2}}$,方向向左.(填向左,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