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動能和勢能的表達式可以求出動能和勢能的變化量,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來求B點或C點的速度大小,進一步求出動能的變化;由于重錘下落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克服阻力做功,因此重力勢能的減小量大于動能的增加量.
(2)通過紙帶處理求出重錘的加速度,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阻力的大小.
解答 解:(1)①根據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則B點的速度為:vB=$\frac{{s}_{AC}}{2T}$=$\frac{0.0098+0.0142}{2×0.02}$=0.600m/s
同理,C點的速度為:vC=$\frac{{s}_{BD}}{2T}$=$\frac{0.0142+0.0178}{2×0.02}$=0.800m/s;
②由動能表達式,則有:B點到C點重力勢能變化量△E=EKC-EKB=$\frac{1}{2}$m${v}_{C}^{2}$-$\frac{1}{2}m{v}_{B}^{2}$=$\frac{1}{2}×1×(0.{8}^{2}-0.{6}^{2})$=0.140J
重錘重力勢能的變化量是:mghBC=0.142J;
③在誤差允許范圍內,通過比較△EP和△EK大小是否相等就可以驗證重錘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了.
(2)通過表達式可知,要測量阻力的大小,還需測量重錘的質量m.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mg-F=ma;
由△x=aT2,T=$\frac{2}{f}$.
聯立解得:F=mg-$\frac{m({S}_{3}+{S}_{4}-{S}_{1}-{S}_{2}){f}^{2}}{4}$
故答案為:(1)①0.600,0.800;②0.142,0.140;③△EP和△EK大小是否相等.
(2)mg-$\frac{m({S}_{3}+{S}_{4}-{S}_{1}-{S}_{2}){f}^{2}}{4}$.
點評 該實驗為驗證性實驗,在所測數據是明確的,比較簡單,做題過程中體會實驗誤差的產生,提高解答實驗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直流電源、天平及砝碼 | B. | 直流電源、毫米刻度尺 | ||
C. | 交流電源、天平及砝碼 | D. | 交流電源、毫米刻度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E點電勢比G點的電勢低 | |
B. | OE間的電勢差等于HO間的電勢差 | |
C. | 正電荷在O點時的電勢能大于其在G點時的電勢能 | |
D. | 將負電荷從H點移到F點的過程中,電場力對其做負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1:3 | B. | 1:2 | C. | 2:1 | D. | 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根據I=$\frac{q}{t}$可知,I一定與q成正比與t成反比;電動勢E的大小與非靜電力做功W的大小成正比,與移送電荷量q的大小成反比 | |
B. | 電子運動形成的等效電流方向與電子運動的方向相同 | |
C. | 電流的單位“安培”是國際單位中的基本單位;電動勢E的單位是伏特 | |
D. | 電動勢E是由電源本身的因素決定的,跟電源的體積和外電路都無關 | |
E. | 電動勢E是表征電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本領大小的物理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v1=v2 | B. | v1=$\frac{H}{s}$v2 | C. | v1=$\sqrt{\frac{H}{s}}$v2 | D. | v1=$\frac{s}{H}$v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在某一時刻運動速度很大,并且加速度很大 | |
B. | 物體在某一時刻運動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 |
C. | 運動的物體在某一時刻速度為0,而加速度不為0 | |
D. | 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當物體加速度減小時,其速度也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平均速度為1m/s | |
B. | 平均速度為1.4m/s | |
C. | 平均速度為1.5m/s | |
D. | 由題可知,該同學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