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所示,平面坐標系中,有一圓形區(qū)域的勻強磁場,圓心坐標(R,R),半徑為R,與坐標軸相切于A、C兩點,P、Q在Y軸上,且PA=QA=R/2,今有兩帶相同電量的負電粒子甲、乙從P、Q兩點分別以平行于x軸的水平速度v1、v2向右運動,并剛好同時進入圓形磁場.不計它們的重力及相互作用的庫侖力.通過磁場偏轉后,均能通過C點,C點下方有一絕緣的固定圓弧形擋板MN,弧形擋板的圓心為C,半徑為R,粒子碰到擋板會原速反彈,且粒子電量不變.

(1)若甲粒子電量為q1,質量為m1,求磁感應強度B;

(2)若v1=v2,求甲、乙粒子從進入磁場開始至第一次到達C點所有的時間之比t1:t2;

(3)若兩粒子能在運動中相遇,試求甲、乙粒子的質量之比m1:m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江西省高一下第一次段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在距地面高為H=45m處,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10m/s水平拋出,與此同時,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塊B也以相同的初速度同方向滑出,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5,A.B均可看做質點,空氣阻力不計,重力加速度,求:

(1)A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和這段時間內的水平位移;

(2)A球落地時,A.B之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桂林十八中高一下開學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用橡皮筋將一小球懸掛在小車的架子上,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F使小車從靜止開始向左加速,加速度從零開始逐漸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穩(wěn)定地偏離豎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彈性限度內)。與穩(wěn)定在豎直時位置相比,小球的高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變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勁度系數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二4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電阻不計的豎直光滑金屬軌道PMNQ,其PMN部分是半徑為的1/4圓弧,NQ部分水平且足夠長,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方向垂直于PMNQ平面指向紙里.一粗細均勻的金屬桿質量為,電阻為R,長為,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若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金屬桿與軌道始終保持良好接觸,則

A.桿下滑過程機械能守恒

B.桿最終不可能沿NQ勻速運動

C.桿從釋放到桿全部滑至水平軌道過程中產生的電能等于

D.桿從釋放到桿全部滑至水平軌道過程中,通過桿的電荷量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重慶市高三3月考理科綜合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核發(fā)生衰變時遵從質量守恒、電荷守恒

B.α射線、β射線、γ射線都是高速運動的帶電粒子流

C.氫原子從激發(fā)態(tài)向基態(tài)躍遷只能輻射特定頻率的光子

D.發(fā)生光電效應時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只與入射光的頻率和金屬材料有關

E.查德威克發(fā)現了原子核內有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重慶市高三3月考理科綜合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質量為m1、帶有正電荷q的金屬小球和質量為m2、不帶電的小木球之間用絕緣細線相連,置于豎直向上、場強為E、范圍足夠大的勻強電場中,兩球恰能以速度v勻速豎直上升.當小木球運動到A點時細線突然斷開,小木球運動到B點時速度為零,重力加速度為g,則

A.小木球的速度為零時,金屬小球的速度大小為

B.在小木球由點A到點B的過程中,兩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增加

C.A、B兩點之間的電勢差為

D.在小木球由點A到點B的過程中,小木球動能的減少量等于兩球重力勢能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云南省玉溪市高三下第一次月考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光滑水平軌道上放置長木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塊C,滑塊B置于A的左端(B、C可視為質點),三者質量分別為mA=2 kg、mB=1 kg、mC=2 kg,A與B的動摩擦因數為μ=0.5;開始時C靜止,A、B一起以v0=5 m/s的速度勻速向右運動,A與C發(fā)生碰撞(時間極短)并粘在一起,經過一段時間,B剛好滑至A的右端而沒掉下來.求長木板A的長度.(g=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云南省玉溪市高三下第一次月考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物理學的研究及應用過程中涉及諸多的思想方法,如理想化、模型化、放大、極限思想,控制變量、猜想、假設、類比、比值法等等.以下關于所用思想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是假設法

B.速度的定義式,采用的是比值法;當Δt趨近于0時,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想

C.在探究電阻、電壓和電流三者之間的關系時,先保持電壓不變研究電阻與電流的關系,再保持電流不變研究電阻與電壓的關系,該實驗應用了控制變量法

D.如圖示的三個實驗裝置,這三個實驗都體現了放大的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河北定州中學高三下學期周練1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一輛上表面光滑的平板小車長L=2.5 m,上表面離地高h=0.8 m,車上左側有一擋板,緊靠擋板處有一可看成質點的小球。開始時,小車與小球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運動,速度大小為v0=6 m/s。某時刻小車開始剎車,加速度大小a=5 m/s2。經過一段時間,小球從小車右端滑出并落到地面上。求:

(1)從剎車開始到小球離開小車所用的時間;

(2)小球落地時落點離小車右端多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