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一條捕魚小船?吭诤叴a頭,小船又窄又長,一位同學想用一個卷尺粗略測定它的質量,他進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將船平行碼頭自由停泊,然后他輕輕從船尾上船,走到船頭后停下,而后輕輕下船,用卷尺測出船后退的距離d,然后用卷尺測出船長L.已知他自身的質量為m,則漁船的質量為( )
A.
B.
C.
D.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兩根平行放置的導電軌道,間距為L,傾角為,軌道間接有電動勢為E,內阻為r的電源,現將一根質量為m、電阻為R的金屬桿ab水平且與軌道垂直放置,金屬桿與軌道接觸摩擦和電阻均不計,整個裝置處在勻強磁場中且ab桿靜止在軌道上,求:
(1)若磁場豎直向上,則磁感應強度B1是多少?
(2)如果金屬桿對軌道無壓力,則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的B2是多少?方向如何?
(3)若所加勻強磁場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改變,則磁感應強度B3至少多大?方向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兩條靠近的平行直線軌道上有兩輛小車甲、乙.當乙車以速度v0=6m/s運動到坐標原點O時,甲車在原點從靜止開始沿ox方向做加速度大小為a1的勻加速運動,乙車沿同一方向做加速度大小為a2的勻減速運動直到停止.已知當甲車位移x=6m時,兩車速度相同;當甲車速度為8m/s,乙車速度為2m/s時,兩車的位置相同.求:
(1)甲車的加速度大小為多少?
(2)甲車運動8s后,兩車之間的距離△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帶電量為+q、質量為m的小球,從距地面高2h處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拋出,在距拋出點水平距離為s處有根管口比小球大的豎直細管,細管的上口距地面高為h,為了使小球能無碰撞地落進管口通過管子,可在管子上方整個區(qū)域內加一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求:
(1)小球的初速度;
(2)應加電場的場強;
(3)小球落地時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兩個物體與水平地面的動摩擦因數相等,它們的質量也相等,在左圖用力F1拉物體.在右圖用力F2推物體.F1與F2跟水平面的夾角均為α.兩個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相同的位移.設F1和F2對物體所做的功為W1和W2 . 下面表示中正確的是( )
A.W1=W2
B.W1<W2
C.W1>W2
D.F1和F2大小關系不確定,所以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摩擦起電,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橡膠棒摩擦后一定帶負電
B.橡膠棒與絲綢摩擦后帶正電
C.橡膠棒只有在與毛皮摩擦時才會帶電
D.橡膠棒與聚乙烯摩擦后帶正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甲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在測量同一組數據F1、F2和合力F的過程中,拉橡皮條結點到達的位置O不能變化
B.用彈簧測力計拉細繩時,拉力方向必須豎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D.為減小測量誤差,F1、F2方向間夾角應為90°
(2)某次操作時,一只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拉力的大小為_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可以采用如下圖所示的(甲)或(乙)方案來進行.
(1)比較這兩種方案,(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
(2)如圖(丙)是該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測得每兩個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每兩個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T=0.1s.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m/s2(保留兩位有效數字);該紙帶是采用(填“甲”或“乙”)實驗方案得到的.
(3)圖(。┦遣捎茫祝┓桨笗r得到的一條紙帶,在計算圖中N點速度時,幾位同學分別用下列不同的方法進行,其中正確的是: .
A.vN=gnT
B.vN=
C.vN=
D.vN=g(n﹣1)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實驗室測定金屬絲電阻率的實驗中:
(1)游標卡尺測量長度如圖甲所示,可知其長度為L=______mm;
(2)如圖乙所示,用螺旋測微器測金屬絲的直徑的測量值d=______mm;
(3)選用“×10”倍率的電阻擋測量,發(fā)現多用表指針偏轉過大,因此需選擇______倍率的電阻擋(填:“×1”或“×100”).并______再進行測量,之后多用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測量結果為R=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