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A、B球的質量相等,彈簧的質量不計,傾角為θ的斜面光滑.系統(tǒng)靜止時,彈簧與細線均平行于斜面,在細線被燒斷的瞬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個小球的瞬時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為gsinθ
B.B球的受力情況未變,瞬時加速度為零
C.A球的瞬時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為gsinθ
D.彈簧有收縮趨勢,B球的瞬時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時加速度向下,瞬時加速度都不為零

【答案】B
【解析】解:設兩球的質量均為m.在細線燒斷前,以B球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平衡條件得到彈簧的彈力F=mgsinθ,

在細線被燒斷的瞬間,彈簧的彈力沒有變化,則B球的受力情況沒有變化,瞬時加速度為零,

而此瞬間A球所受的合力大小為F+mgsinθ=2m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A球的加速度大小為aA= =2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
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首先根據(jù)平衡條件可以求出在細線被燒斷前,彈簧的彈力,在細線燒斷的瞬間,彈簧的彈力不能突變,所以仍然保持不變,再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兩球的加速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由于兩個分子間的距離發(fā)生變化而使得分子勢能變小,則可以判定在這一過程中( )
A.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一定做了功
B.兩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一定增大
C.兩分子間的距離一定變大
D.兩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所示,水平地板上有質量m=1.0kg的物塊,受到隨時間t變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圖2甲),用力傳感器測出相應時刻物塊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圖2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物塊先靜止后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5s末物塊所受合力大小為零
C.物塊與地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
D.4s~8s內物塊的位移小于16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強風速為14m/s,設空氣密度為 ,通過橫截面積為 的風全部使風力發(fā)電機轉動,其動能有20%轉化為電能,則發(fā)電的功率為W?(t秒內到風葉處的空氣包含在以S為底面積,長為L=vt的柱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粗糙的水平面上一物體在水平方向拉力作用下做直線運動,水平拉力F及運動速度v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中甲.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則( )

A. 內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

B. 內物體運動的位移的大小為

C. 物體的質量m為

D. 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彈簧測力計A掛于固定點P,下端用細線掛一重物M.彈簧測力計B的一端用細線系于O點,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結點O靜止在某位置.分別讀出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shù),并在貼于豎直木板的白紙上記錄O點的位置和拉線的方向.

(1)本實驗用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單位為N,圖中A的示數(shù)為 N.
(2)下列不必要的實驗要求是(請?zhí)顚戇x項前對應的字母)
A.應測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彈簧測力計應在使用前校零
C.拉線方向應與木板平面平行
D.改變拉力,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使O點靜止在同一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空間中取直角坐標系xOy,在第一象限內從y軸到MN之間的區(qū)域充滿一個沿y軸正方向的勻強電場,MN為電場的理想邊界,場強大小為E1,ON=d.在第二象限內充滿一個沿x軸負方向的勻強電場,場強大小為E2.電子從y軸上的A點以初速度v0沿x軸負方向射入第二象限區(qū)域,它到達的最左端為圖中的B點,之后返回第一象限,且從MN上的P點離開.已知A點坐標為(0h).電子的電量為e,質量為m,電子的重力忽略不計,求:

1)電子從A點到B點所用的時間;

2P點的坐標;

3)電子經(jīng)過x軸時離坐標原點O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從靜止開始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然后做勻速運動.汽車所受阻力恒定,下列汽車功率P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中,能描述上述過程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型號汽車質量為5000kg,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為60KW,在水平路面上行駛時受到的阻力是2000N,求:
(1)汽車能達到的最大速度
(2)若汽車以額定功率從靜止開始運動60s速度達到最大值,則在60s時間內汽車的位移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