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才有力的作用
B.重力的作用點在重心上
C.在地球各處重力的方向都是相同的
D.靜止在地面上的物體給了地面一個向下的壓力,是因為物體發(fā)生了形變

分析 力是指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不接觸也可以產(chǎn)生力的作用,例如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存在,有力至少有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一個是受力物體.
明確彈力是由于施力物體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解答 解:
A、物體不接觸也可以產(chǎn)生力的作用,例如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萬有引力等等.故A錯誤.
B、重力的作用點力在物體的重心上;故B正確;
C、地球各處的重力的方向均為豎直向下,但在各點所指的方向不是相同的;故C錯誤;
D、靜止在地面上的物體給了地面一個向下的壓力,是因為物體發(fā)生了形變;故D正確;
故選:BD

點評 本題考查了重力的方向、重心等基本知識,并掌握彈力產(chǎn)生原理,注意繩子的彈力方向與桿子的彈力方向的區(qū)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如圖所示,兩根足夠長的固定平行金屬光滑導軌位于同一水平面,導軌上橫放著兩根相同的導體棒ab、cd與導軌構成矩形回路.導體棒的兩端連接著處于壓縮狀態(tài)的兩根輕質彈簧,兩棒的中間用細線綁住,它們的電阻均為R,回路上其余部分的電阻不計.在導軌平面內(nèi)兩導軌間有一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開始時,導體棒處于靜止狀態(tài).剪斷細線后,導體棒在運動過程中( 。
A.回路中有感應電動勢
B.兩根導體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反
C.兩根導體棒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等于兩根彈簧減少的彈性勢能
D.兩根導體棒和彈簧構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的減少量等于回路產(chǎn)生的焦耳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0,則速度為0,速度變化也為0
B.物體速度變化越慢,加速度越小
C.物體的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時,物體一定做加速運動
D.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變化也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校物理興趣小組決定舉行遙控賽車比賽.比賽路徑如圖所示,賽車靜止起從起點A出發(fā),沿粗糙水平直線軌道運動L后,由B點進入半徑為R的光滑豎直圓軌道,離開豎直圓軌道后繼續(xù)在光滑平直軌道上運動到C點,并能躍過壕溝.已知賽車質量為m=0.1kg,通電后以額定功率P=1.8W工作,在粗糙水平軌道運動時受到的摩擦阻力恒為Ff=0.25N.圖中L=12m、R=0.32m,h=1.25m,s=1.50m,g=10m/s2.求:要使賽車能完成比賽,電動機工作的最短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一個運動員在百米賽跑中,測得它在50m處的瞬時速度是6m/s,16秒末到達終點時的瞬時速度為7.5m/s,則運動員全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6.2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同學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中,在已經(jīng)判定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為自由落體運動后,再來用圖甲所示實驗裝置研究水平方向的運動.他先調(diào)整斜槽軌道槽口末端水平,然后在方格紙(甲圖中未畫出方格)上建立好直角坐標系xOy,將方格紙上的坐標原點O與軌道槽口末端重合,Oy軸與重垂線重合,Ox軸水平.實驗中使小球每次都從斜槽同一高度由靜止?jié)L下,經(jīng)過一段水平軌道后拋出.依次均勻下移水平擋板的位置,分別得到小球在擋板上的落點,并在方格紙上標出相應的點跡,再用平滑曲線將方格紙上的點跡連成小球的運動軌跡如圖乙所示.已知方格邊長為L,重力加速度為g.
(1)請你寫出判斷小球水平方向是勻速運動的方法(可依據(jù)軌跡圖說明):
(2)小球平拋的初速度v0=$\frac{3}{2}\sqrt{2gL}$;
(3)小球豎直下落距離y與水平運動距離x的關系式為y=$\frac{1}{9L}$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以速度v0水平拋出一個小球,如果從拋出到某時刻小球的豎直分位移與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此時小球的速度大小為$\sqrt{2}$v0
B.小球運動的時間為$\frac{2{v}_{0}}{g}$
C.此時小球的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
D.此時小球的豎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物體自t=0時由靜止開始向上做直線運動,其a-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在第4s時,物體離出發(fā)點最遠
B.在0-6s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為3m/s
C.在2-4s內(nèi),物體的機械能守恒
D.在4-6s內(nèi),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做負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1為“用DIS(位移傳感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1)在該實驗中因涉及的物理量較多,須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來完成該實驗,即:先保持小車的總質量不變,研究小車的加速度與小車所受合外力的關系;再保持鉤碼數(shù)目不變,研究小車的加速度與小車的總質量的關系.
(2)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在某次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2所示)
①分析此圖線的OA段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在小車質量一定時,加速度a與小車受到的合力F成正比.
②(單選題)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C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所掛鉤碼的總質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