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8.質量為M、半徑為R的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在正中央挖去半徑為$\frac{R}{4}$的小球后,剩余的部分為陰影區(qū)域,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質點P到球心O的距離為2R,引力常量為G.試求質點P受到的萬有引力.(已知半徑為R的球的體積公式為V=$\frac{4}{3}$πR3

分析 用沒挖之前球對質點的引力,減去被挖部分對質點的引力,就是剩余部分對質點的引力.

解答 解:將挖去的球補上,則完整的大球對球外質點P的引力為
F1=$\frac{GMm}{{(2R)}^{2}}$ …①
設半徑為$\frac{R}{4}$的小球的質量為M′,則M′=ρV′…②
V′=$\frac{4π}{3}$${(\frac{R}{4})}^{3}$…③
半徑為R的球質量為M=ρV…④
V=$\frac{4{πR}^{3}}{3}$
設補上的小球對質點P的引力為F2,則
F2=$\frac{GM′m}{{(2R)}^{2}}$ …⑤
設挖去小球后的陰影部分對質點P的引力為F,則
F=F1-F2…⑥
聯(lián)立①②③④⑤⑥式,解得:F=$\frac{63GMm}{25{6R}^{2}}$
答:質點P受到的萬有引力是$\frac{63GMm}{25{6R}^{2}}$.

點評 本題的關鍵就是要對挖之前的引力和挖去部分的引力計算,而不是直接去計算剩余部分的引力,因為那是一個不規(guī)則球體,其引力直接由公式得到.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是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p-V圖,氣體從A→B→C→D→A完成一次循環(huán),A→B(圖中實線)和C→D為等溫過程,溫度分別為T1和T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T2>T1
B.從C→D過程放出的熱量等于外界對氣體做的功
C.若氣體沿直線由A→B,則氣體的溫度先降低后升高
D.從微觀角度講B→C過程壓強降低是由于分子的密集程度減少而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某物理興趣小組在探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實驗時,將小球做平拋運動,用頻閃照相機對準方格背景照相,拍攝到了如圖所示的照片,但照片上有一破損處.已知每個小方格邊長9.8cm,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9.8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1)若以拍攝的第1個點為坐標原點,水平向右和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則照片上破損處的小球位置坐標為X=58.8cm,Y=58.8cm.
(2)小球平拋的初速度大小為1.96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L是自感系數(shù)很大、電阻很小的線圈,若合上或斷開開關S1和S2時,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只閉合S1的瞬間,L1燈逐漸亮起來
B.再合上S2穩(wěn)定后,L2燈是暗的
C.只斷開S1瞬間,L1燈立即熄滅,L2燈亮一下再熄滅
D.只斷開S1瞬間,L2和L1燈過一會兒才熄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美國宇航局發(fā)現(xiàn)了太陽系外第一顆類似地球的、可適合居住的行星--“開普勒-226”,其直徑約為地球的2.4倍,至今其確切質量和表面成分仍不清楚.假設該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當.根據(jù)以上信息,估算該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為(  )
A.3.3×103m/sB.7.9×103m/sC.1.2×104m/sD.1.9×104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關于地球同步衛(wèi)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其線速度與地球赤道某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
B.其角速度與地球赤道某點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其發(fā)射速度小于7.9km/s
D.其發(fā)射速度介于7.9km/s和11.2km/s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一鐵塊壓著一紙條放在水平桌面邊緣,當以速度v快速抽出紙條后,鐵塊掉在地上的P點;若以速度2v快速抽出紙條,則鐵塊落地點(  )
A.仍在P點B.在P點左邊
C.在P點右邊不遠處D.在P點右邊原水平位移的兩倍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自轉角速度為ω,設某顆同步衛(wèi)星距地表高度為h,則關于同步衛(wèi)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寶雞地區(qū)的正上方有可能觀察到這顆同步衛(wèi)星
B.此同步衛(wèi)星的線速度大小為ωR
C.不同國家發(fā)射的同步衛(wèi)星可以在離地不同高度處運行
D.無論哪個國家發(fā)射的同步衛(wèi)星在軌道上運行的線速度都是R$\sqrt{\frac{g}{R+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用如圖1實驗裝置驗證m1、m1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m2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m1向上拖著的紙帶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圖2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0是打下的第一個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圖中未標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m1=50g、m2=150g,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則(g取9.8m/s2,所有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1)在紙帶上打下計數(shù)點5時的速度v5=2.40m/s;
(2)在打點0~5過程中系統(tǒng)動能的增量△Ek=0.576J,系統(tǒng)勢能的減少量△Ep=0.588J;
(3)若某同學作出$\frac{{v}^{2}}{2}$-h圖象如圖3,則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7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