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別對AB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列式即可求解;
(2)設B物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最大靜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條件以及滑動摩擦力公式求解最大動摩擦因數(shù)即可;
(3)以A、B、滑輪、輕桿對整體,分別求出C點在豎直方向個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再根據(jù)力的合成原則求解即可.
解答 解:(1)分別對AB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對B有:NB+TBcosθ=mBg
對A有:TA=mAg,TA=TB,
聯(lián)立以上各式可得:NB=(mB-mAcosθ)g
(2)設B物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最大靜摩擦力,則
fm=μNB,fm=TBsinθ,
解得:$μ=\frac{{m}_{A}sinθ}{{m}_{B}-{m}_{A}cosθ}$
所以物體B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力因數(shù)${μ}_{0}≤\frac{{m}_{A}sinθ}{{m}_{B}-{m}_{A}cosθ}$,
(3)以A、B、滑輪、輕桿對整體,
C點在豎直方向的作用力F1=(1+cosθ)mAg,
C點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2=mAgsinθ,
C點對輕桿的作用力F=$\sqrt{{{F}_{1}}^{2}+{{F}_{2}}^{2}}=\sqrt{2(1+cosθ)}{m}_{A}g$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輕桿對C點的作用力大小為$\sqrt{2(1+cosθ)}{m}_{A}g$.
答:(1)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mB-mAcosθ)g;
(2)物體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_{0}≤\frac{{m}_{A}sinθ}{{m}_{B}-{m}_{A}cosθ}$;
(3)輕桿對C點的作用力大小為$\sqrt{2(1+cosθ)}{m}_{A}g$.
點評 物體A、B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分別對A、B受力分析便可求解,關鍵點在通過同一根繩子上的力相等建立A、B之間的聯(lián)系,難度適中.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接通和斷開電鍵時,電流表的指針都不發(fā)生偏轉 | |
B. | 接通和斷開電鍵時,電流表指針偏轉方向一正一反 | |
C. | 電鍵接通,分別向左和向右移動滑線變阻器滑片時,電流表指針偏轉方向相同 | |
D. | 電鍵接通,分別向左和向右移動滑線變阻器滑片時,電流表指針都不發(fā)生偏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只要知道水的摩爾質量和水分子的質量,就可以計算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 | |
B. | 在使兩個分子間的距離由很遠(r>10-9m)減小到很難再靠近的過程中,分子間作用力先減小后增大,分子勢能不斷增大 | |
C. | 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 |
D. | 液晶的光學性質不隨外加電壓的變化而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牛頓第一定律給出了慣性的概念 | |
B. | 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一定有慣性 | |
C. | 對同一個物體而言,施加的外力越大,該物體的狀態(tài)改變的越快,說明慣性與物體的受力有關 | |
D. | 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速度變?yōu)榱阈枰臅r間越長,說明物體的慣性與速度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受滑動摩擦力的物體一定運動,受靜摩擦力的物體一定靜止 | |
B. |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 |
C. | 靜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 |
D. | 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動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鋼管A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2Mg | |
B. | 鋼管B對墻的壓力大小為$\sqrt{3}$Mg | |
C. | 鋼管A對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frac{\sqrt{3}}{3}$Mg | |
D. | 鋼管A與鋼管B之間作用力大小為$\frac{\sqrt{3}}{3}$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