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先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求出摩擦因數(shù);
(2)撤掉F1以后,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然后由運動學(xué)的公式求出物塊在6s末距初始位置的距離
解答 解:(1)對物體受力分析如圖:
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有:F1cos37°=μ(mg-Fsin37°)+F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μ=0.5.
(2)撤去拉力F1后,物塊的加速度為a,則:ma=μmg+F2
$a=μg+\frac{{F}_{2}}{m}=0.5×10+\frac{30}{5}=11$m/s2,
設(shè)物塊經(jīng)過時間t1速度減小為0,則:
${t}_{1}=\frac{0-{v}_{0}}{a}=\frac{0-11}{-11}s=1$s<6s
物體在第1s內(nèi)的位移:${x}_{1}={v}_{0}{t}_{1}-\frac{1}{2}a{t}_{1}^{2}=11×1-\frac{1}{2}×11×{1}^{2}=5.5$m,方向向右;
1s后物體向左運動,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a′=F-μmg
$a′=\frac{F}{m}-μg=\frac{30}{5}-0.5×10=1m/{s}^{2}$
故1s到6s內(nèi)的位移:${x}_{2}=\frac{1}{2}a′{t}_{2}^{2}=\frac{1}{2}×1×(6-1)^{2}m=12.5$m,方向向左,
所以物體的總位移:x=x2-x1=12.5m-5.5m=7m,方向向左;
物塊在6s末距初始位置的距離:L=x-x0=7m-5m=2m,方向向左,在出發(fā)點的左側(cè).
答:(1)求物塊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是0.5.
(2)撤掉F1以后,物塊在6s末距初始位置的距離是2m,在出發(fā)點的左側(cè).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共點力平衡、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xué)公式,知道加速度是聯(lián)系力學(xué)和運動學(xué)的橋梁.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物體的加速度為零,而速度不為零 | |
B. | 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東,而速度方向向西 | |
C. | 物體速度越來越大,而加速度越來越小 | |
D. | 物體速度變化越來越快,而加速度越來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研究和觀察日食時可把太陽看成質(zhì)點 | |
B. | 當(dāng)物體的大小和形狀與所研究的問題無關(guān),可以把物體看成質(zhì)點 | |
C. | 火車前進,研究它的車輪上一點的運動情況,可把車輪看作質(zhì)點 | |
D. | 由于原子核很小,可以看成質(zhì)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0.5g | |
B. | 小球上升最大位移的大小為$\frac{{v}_{0}^{2}}{2g}$ | |
C. | 小球上升時間為$\frac{2{v}_{0}}{g}$ | |
D. | 小球電勢能的最大值為$\frac{mv_0^2}{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帶電粒子將始終向同一個方向運動 | B. | 2 s末帶電粒子回到原出發(fā)點 | ||
C. | 3 s末帶電粒子的速度不為零 | D. | 0~3 s內(nèi),電場力做的總功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