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如圖是溫度自動報警器的工作原理圖,圖中1是電磁鐵、2是銜鐵、3是觸點、4是水銀溫度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溫度低于警戒溫度時,電鈴報警

B. 溫度高于警戒溫度時,電鈴報警

C. 溫度低于警戒溫度時,電鈴控制電路處于通路狀態(tài)指示燈亮

D. 溫度高于警戒溫度時,電鈴控制電路處于通路狀態(tài)指示燈亮

【答案】BC

【解析】

CD.當溫度低于警戒溫度時,控制電路處于開路狀態(tài),電磁鐵線圈沒有電流通過,電磁鐵沒有磁性。此時指示燈通過常閉觸點與工作電源接通,指示燈亮,選項C正確,D錯誤;

AB.溫度升高,水銀面上升,因水銀是導體,當溫度上升到金屬絲下端所指溫度時,控制電路被接通,電磁鐵線圈就有電流通過,電磁鐵產生磁性吸引銜鐵,使觸點開關閉合,工作電路形成回路,電鈴就響起來,發(fā)出報警信號,選項A錯誤,B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對平行金屬板水平放置,板間電壓為U1,一個電子沿MN以初速度v1從兩板的左側射入,剛好從右側射出。若板間電壓變?yōu)?/span>U2,另一個電子也沿MN以初速度v2從兩板的左側射入,但沒有從右側射出。一定能引起上述現(xiàn)象發(fā)生的條件是(不計電子的重力,MN平行于金屬板)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第Ⅰ象限存在沿y軸負方向的勻強電場,第Ⅳ象限存在垂直于坐標平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的粒子從y軸正半軸上的M點以一定的初速度垂直于y軸射入電場,經x軸上的N點與x軸正方向成θ60°角射入磁場,最后從y軸負半軸上的P點垂直于y軸射出磁場,已知ONd,如圖所示.不計粒子重力,求:

1)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軌道半徑R;

2)粒子在M點的初速度v0的大小;

3)粒子從M點運動到P點的總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磁場中某一點,已經測出一段0.5 cm長的導線中通入0.01 A電流時,受到的安培力為5.0×106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點磁感應強度大小一定是0.1 T

B. 該點磁感應強度大小一定不小于0.1 T

C. 該點磁感應強度大小一定不大于0.1 T

D. 該點磁感應強度的方向即為導線所受磁場力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空間中P、Q兩點處各固定一個點電荷,其中P點處為負電荷,P、Q兩點附近電場的等勢面分布如圖所示,a、b、c、d為電場中的4個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Q處放置的一定是正電荷

B.a點和b點的電場強度相同

C.將負電荷從a移動到c,其電勢能減少

D.同一正電荷在c點的電勢能小于在d點的電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勞倫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臺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圖所示。這臺加速器由兩個半徑相同的銅質D形盒D1D2構成,其間留有空隙,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與盒面垂直,高頻交流電的電壓為u,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粒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進入加速器

B.粒子由加速器的邊緣進入加速器

C.粒子從磁場中獲得能量

D.粒子獲得的最大動能由D形盒的半徑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譜儀原理如圖所示,a為粒子加速器,電壓為U1,b為速度選擇器,磁場與電場正交,磁感應強度為B1,板間距離為d,c為偏轉分離器。今有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粒子,不計重力,該粒子經加速后恰能勻速通過速度選擇器,進入偏轉分離器后做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求:

1)粒子射出加速器時的速度v;

2)速度選擇器的電壓U2

3)偏轉分離器中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R1、R2、R3、R4均為可變電阻,C1、C2均為電容器,電源的電動勢為E,內阻r≠0.若改變四個電阻中的一個阻值,則( )

A. 減小R1,C1、C2所帶的電量都增加

B. 增大R2,C1C2所帶的電量都增加

C. 增大R3,C1、C2所帶的電量都增加

D. 減小R4,C1、C2所帶的電量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正方形的四個頂點各放一電荷量均為Q的點電荷,a、b、cd是正方形各邊長的中點,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b、cd四點的場強相同

B.a、c兩點的場強一定等大且反向

C.b、d兩點的場強一定等大且反向

D.e點的場強一定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