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明確實驗原理和實驗的具體操作從而正確分析產生誤差的原因,進一步采取減小誤差的措施,分析對彈簧秤、細繩、橡皮條的要求.
(2)在實驗中F和F′分別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及實驗得出,明確理論值和實驗值的區(qū)別即可正確解答.
(3)如果將細繩也換成橡皮筋,只要將結點拉到相同的位置,實驗結果不會發(fā)生變化.
解答 解:(1)A、具體實驗中,兩細繩長度不需要相同,故A錯誤;
B、本實驗是通過在白紙上作力的圖示來驗證平行四邊定則,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彈簧秤、細繩、橡皮條都應與木板平行,否則,作出的是拉力在紙面上的分力,誤差較大,故B正確;
C、為了減小誤差,彈簧秤的拉力適當大一些,故C正確;
D、在記錄力的方向時,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作圖時產生的角度誤差會減小,故D正確.
故選:BCD.
(2)實驗中F是由平行四邊形得出的,而F′是通過實驗方法得出的,其方向一定與橡皮筋的方向相同,由于實驗過程不可避免的存在誤差,因此理論值和實驗值存在一定的偏差.
(3)如果將細線也換成橡皮筋,只要將結點拉到相同的位置,實驗結果不會發(fā)生變化.
故答案為:BCD F′,不變,
點評 在解決設計性實驗時,一定先要通過分析題意找出實驗的原理,通過原理即可分析實驗中的方法及誤差分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三種粒子在電場中運動時間不相同 | |
B. | 三種粒子到達正極板時速度相同 | |
C. | 三種粒子到達正極板時落在A、C處的粒子機械能增大,落在B處粒子機械能不變 | |
D. | 落到A處粒子帶負電,落到C處粒子帶正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 |
B. | β衰變中產生的β射線實際上是原子的核外電子掙脫原子核的束縛而形成的 | |
C. | 對于任何一種金屬都存在一個極限頻率,入射光的頻率必須大于這個極限頻率,才能產生光電效應 | |
D. | 根據玻爾理論可知,氫原子輻射出一個光子后,氫原子的電勢能增大,核外電子的運動動能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0--6 s內,合力的平均功率為16 W | |
B. | 在6--10 s內,合力對物體做功為96 J | |
C. | 物體所受的水平推力F=9 N | |
D. | 在t=8 s時,物體的加速度為1 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