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如圖所示,右邊傳送帶長L=15m、逆時針轉(zhuǎn)動速度為v0=16m/s,左邊是光滑豎直半圓軌道(半徑R=0.8m),中間是光滑的水平面AB(足夠長).用輕質(zhì)細線連接甲、乙兩物體,中間夾一輕質(zhì)彈簧,彈簧與甲、乙兩物體不拴連.甲的質(zhì)量為m1=3kg,乙的質(zhì)量為m2=1kg,甲、乙均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現(xiàn)固定甲物體,燒斷細線,乙物體離開彈簧后在傳送帶上滑行的最遠距離為sm=12m.傳送帶與乙物體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0.6,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甲、乙兩物體可看作質(zhì)點.
(1)固定乙物體,燒斷細線,甲物體離開彈簧后進入半圓軌道,求甲物體通過D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
(2)甲、乙兩物體均不固定,燒斷細線以后(甲、乙兩物體離開彈簧時的速度大小之比為$\frac{{v}_{1}′}{{v}_{2}′}$=$\frac{1}{3}$),問甲物體和乙物體能否再次在AB面上發(fā)生水平碰撞?若碰撞,求再次碰撞前瞬間甲、乙兩物體的速度;若不會碰撞,說明原因.

分析 (1)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及運動學公式可求得速度,再由機械能這定律可求得D點的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及向心力公式可求得對軌道的壓力;
(2)根據(jù)能量關系及題意給出的速度關系可求得彈出后的速度,再分別對兩物體進行分析,明確二者再次相遇時的速度,從而分析能否相撞.

解答 解:(1)乙物體滑上傳送帶做勻減速運動:μm2g=m2a①
由運動學公式:v22=2asm
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彈簧壓縮時的彈性勢能Ep=$\frac{1}{2}$m2v22
固定乙物體,燒斷細線,甲物體離開彈簧的速度滿足:Ep=$\frac{1}{2}$m1v12
甲物體從B運動到D過程中機械能守恒:2m1gR=$\frac{1}{2}$m1v12-$\frac{1}{2}$m1vD2
甲物體在D點:m1g+FN=m1$\frac{{v}_{D}^{2}}{R}$⑥
聯(lián)立①~⑥得FN=30 N
由牛頓第三定律知FN′=FN=30 N
(2)甲、乙兩物體均不固定,燒斷細線以后:Ep=$\frac{1}{2}$m1v12+$\frac{1}{2}$m2v22
由題意:$\frac{{v}_{1}′}{{v}_{2}′}$=$\frac{1}{3}$                                            ⑧
解得:v1′=2$\sqrt{3}$ m/s,v2′=6$\sqrt{3}$ m/s
之后甲物體沿軌道上滑,設上滑的最高點高度為h,則$\frac{1}{2}$m1v12=m1gh,
得h=0.6 m<0.8 m
故甲滑不到與圓心等高位置就會返回,返回AB面上時速度大小仍然是
v1′=2$\sqrt{3}$ m/s
乙物體滑上傳送帶,因v′=6$\sqrt{3}$ m/s<16 m/s,則乙物體先向右做勻減速運動,后向左做勻加速運動.
由對稱性可知乙物體返回AB面上時速度大小仍然為v′=6$\sqrt{3}$ m/s
甲物體和乙物體能再次在AB面上發(fā)生水平碰撞.
答:(1)甲物體通過D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30N;
(2)甲物體和乙物體會再次在AB面上發(fā)生水平碰撞;再次碰撞前瞬間甲、乙兩物體的速度分別為2$\sqrt{3}$ m/s和6$\sqrt{3}$ m/s

點評 本題考查了與彈簧有關的能量問題,有一定綜合性,關鍵要清楚分析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能選擇不同的研究過程運用物理規(guī)律求解.明確能量關系的正確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實驗中:
(1)除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小車、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細繩、鉤碼、導線及開關外,在下面的儀器和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AC.(填選項代號)
A.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源    B.電壓可調(diào)的直流電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實驗過程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D.
A.先接通電源,再使紙帶運動
B.先使紙帶運動,再接通電源
C.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滑輪處
D.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
(3)如圖所示,某同學由打點計時器得到表示小車運動過程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上兩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

①下表列出了打點計時器打下B、C、F時小車的瞬時速度,請在表中填入打點計時器打下D、E兩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
位置BCDEF
速度(m•s-10.7370.8010.994
②以A點為計時起點,在答卷的坐標圖中畫出小車的速度-時間的關系圖線.
③紙帶上A點的速度大小是:0.67m/s.
④根據(jù)你畫出的小車的速度-時間關系圖線計算出的小車加速度a=0.64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如圖所示為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電場線上等距離分布M、N、P三個點,其中N點的電勢為零,將一負電荷從M點移動到P點,電場力做負功,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負電荷在P點受到的電場力一定小于在M點受到的電場力
B.M點的電勢一定小于零
C.正電荷從P點移到M點,電場力一定做負功
D.負電荷在P點的電勢能一定大于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在研究摩擦力的實驗中,每次用彈簧秤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木塊運動狀態(tài)及彈簧秤的讀數(shù)如表所示(每次木塊與桌面的接觸面相同),則由表可知( 。
實驗次數(shù)小木塊運動狀態(tài)彈簧秤讀數(shù)/N
1靜止0.4
2靜止0.5
3加速0.7
4勻速0.5
5減速0.3
A.第1次實驗中木塊受到的靜摩擦力為0.4N
B.木塊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可能為0.6N
C.在這五次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這五次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據(jù)新華社報道,由我國自行設計、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導核聚變實驗裝置(又稱“人造太陽”)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調(diào)試.下列關于“人造太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造太陽”的核反應是輕核聚變
B.“人造太陽”的核反應方程是${\;}_{1}^{2}$H+${\;}_{1}^{3}$H→${\;}_{2}^{4}$He+${\;}_{0}^{1}$n
C.“人造太陽”的核反應方程是${\;}_{92}^{235}$U+${\;}_{0}^{1}$n→${\;}_{56}^{141}$Ba+${\;}_{36}^{92}$Kr+3${\;}_{0}^{1}$n
D.“人造太陽”釋放的能量大小的計算公式是△E=△mc2
E.“人造太陽”核能大小的計算公式是E=$\frac{1}{2}$m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多選)某人在高層樓房的陽臺外側(cè)上以20m/s的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石塊,石塊運動到離拋出點15m處所經(jīng)歷的時間可能是(空氣阻力不計,g取10m/s2)(  )
A.25SB.3SC.(2+$\sqrt{7}$)SD.(2-$\sqrt{7}$)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在做“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池的電動勢E(約3V)和內(nèi)電阻r”的實驗時,部分器材參數(shù)如下:電壓表(量程3V),電流表(量程0.6A),定值電阻R0(阻值為3Ω),滑動變阻器R(阻值約30Ω).按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測出了6組對應的數(shù)據(jù)并在圖乙上描點如圖所示,請完成圖象;并根據(jù)圖象得出該電池的電動勢E=3.00 V,電池內(nèi)阻r=3.41Ω(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數(shù)字).測出的電動勢E與真實值相比偏偏。ㄟx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A、B、C三物體同時同地出發(fā)做直線運動,它們的運動情況如圖所示,在t0的時間內(nèi),它們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關系正確的是( 。
A.平均速度vA=vB=vCB.平均速度vA>vB=vC
C.平均速率vA>vB=vCD.平均速率vA>vC>v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粗細均勻的電阻絲圍成的正方形線框置于有界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垂直于線框平面,其邊界與正方形線框的邊平行.現(xiàn)使線框以同樣大小的速度沿四個不同方向平移出磁場,如圖所示,則在移出過程中,線框上的a、b兩點間電勢差最大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