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A、B兩端點相距,x=4m,以2m/s的速度(始終保持不變)順時針運較.今將一小煤塊(可視為質點)無初速度地輕放至A點處,已知小煤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g取10m/s2.由于小煤塊與傳送帶之間有相對滑動,會在傳送帶上留下劃痕,則小煤塊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 。
A.所用的時間是2.25sB.所用的時間是0.5s
C.劃痕長度是4mD.劃痕長度是0.5m

分析 物體無初速度從皮帶左端A釋放,在滑動摩擦力的作用下先做勻加速運動,當速度與皮帶速度相同時,物體隨著皮帶一起勻速運動,明確滑塊的運動形式,知道劃痕長度即為相對位移大小.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結合解答.

解答 解:A、煤塊在傳送帶上滑動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gμ=ma,因此解得a=4m/s2.當煤塊速度和傳送帶速度相同時,位移為:s1=$\frac{{v}_{0}^{2}}{2a}$=0.5m<4m,因此煤塊先加速后勻速運動:加速時間為:t1=$\frac{{v}_{0}}{a}=\frac{2}{4}s$=0.5s,勻速時間為:t2=$\frac{x-{s}_{1}}{{v}_{0}}=\frac{4-0.5}{2}s$=1.75s,小煤塊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總時間為:t=t1+t2=0.5+1.75=2.25s,故A正確,B錯誤;
C、在加速階段產(chǎn)生相對位移即產(chǎn)生劃痕,故有:△s=v0t1-s1=2×0.5-0.5=0.5m,故C錯誤,D正確.
故選:AD

點評 分析清楚物體運動的過程,先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后是勻速直線運動,分過程應用運動規(guī)律求解即可,要注意劃痕長度等于小煤塊和皮帶相對位移的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如圖所示,在傾角θ=30°的足夠長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跨過定滑輪的輕繩一段系在小車的前端,另一端被坐在小車上的人拉。阎说馁|量為m1=70kg,小車的質量為m2=20kg,繩及滑輪的質量、滑輪與繩間的摩擦均不計,取g=10m/s2.人和車始終保持相對靜止,當人以F=270N的力拉繩時,求:
(1)人與車一起運動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某時刻人和車沿斜面向上的速度為2m/s,此時人松手,則人和車一起滑到最高點所用時間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的內(nèi)電阻為r,R1、R3、R4均為定值電阻,電表距為理想電表,閉合電建S,當滑動變阻器R2的滑動觸頭P向右滑動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B.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
C.外電路等效電阻變大D.電源內(nèi)阻消耗的功率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A和B兩物塊的接觸面是水平的,A與B保持相對靜止一起沿固定斜面勻速下滑下滑過程中A的受力個數(shù)為( 。
A.1個B.2個C.3個D.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直導線AB、螺線管E、電磁鐵D三者相距較遠,其磁場互不影響,當開關S閉合后,小磁針北極N(黑色一端)指示磁場方向正確的是( 。
A.a與bB.a與cC.b與dD.c與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如圖所示,質量為M=2kg的長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現(xiàn)有一質量m=1 kg的小滑塊(可視為質點)以v0=3m/s的初速度從左端沿木板上表面沖上木板,帶動木板一起向前滑動.已知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滑塊在木板上滑動過程中,長木板受到的摩擦力Ff的大小和方向;
(2)滑塊在木板上滑動過程中,滑塊相對于地面的加速度大;
(3)若要滑塊不滑離長木板,木板的長度必須滿足什么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質量不同,發(fā)動機相同的兩輛汽車均以額定功率P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若汽車所受的阻力與汽車的重力成正比,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兩輛汽車的速度相同B.兩輛汽車的動能相同
C.質量大的汽車具有的動能大D.質量大的汽車具有的動能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匝數(shù)為10的矩形線框處在磁感應強度B=$\sqrt{2}$T的勻強磁場中,繞垂直磁場的軸以恒定角速度ω=10rad/s在勻強磁場中轉動,線框電阻不計,面積為0.4m2,線框通過滑環(huán)與一理想自藕變壓器的原線圈相連,副線圈接有一只燈泡L(16W,100Ω)和滑動變阻器,已知圖示狀況下燈泡正常發(fā)光,電流表視為理想電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時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為1:10
B.此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4A
C.若將自耦變壓器觸頭向下滑動,使副線圈匝數(shù)為原來的$\frac{1}{2}$,則電流表示數(shù)將是原來的$\frac{1}{4}$
D.若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上移動,則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圖甲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砂和砂桶的總質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實驗中砂和砂桶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拉力的大。

(1)實驗中,為了排除摩擦阻力的影響,應該平衡摩擦力,措施是將長木板的右(左.右)端略微墊高,使小車在沒有拉力的情況下恰好能沿木板勻速下滑.
(2)實驗總為了使砂和砂桶總重力的大小近似等于細線對小車的拉力大小,要進行質量m和M的選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組是C
A.M=200g,m=10g、15g、20g、25、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9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圖乙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F、G 為7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量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A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則小車的加速度a=0.43m/s2(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