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該波的波長為6m | |
B. | 該波的周期為12s | |
C. | 該波的波速為10m/s | |
D. | 10s末A點的振動速度大于B點的振動速度 |
分析 設(shè)該波的周期為T,波速為v,根據(jù)t=$\frac{x}{v}$求出從波源開始傳到A點和B點的時間的表達(dá)式,再根據(jù)甲乙圖示時間聯(lián)立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 解:設(shè)該波的周期為T,波速為v,
波從波源開始振動,傳播到A點用時t1=$\frac{{x}_{1}}{v}$,傳播到B點用時t2=$\frac{{x}_{2}}{v}$,由圖可知,t1+$\frac{T}{12}$=4s,由圖乙可知,t2+$\frac{5T}{12}$=9s,
解得:T=12s,v=1m/s
波長λ=vT=12m;故AC錯誤,B正確;
10s末B質(zhì)點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故A點的振動速度小于B點,D錯誤;
故選:B.
點評 此題要能從圖象中讀出正確的信息;掌握介質(zhì)中各個質(zhì)點的起振方向都與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波速可由兩個公式求解:v=$\frac{x}{t}$和v=$\frac{λ}{T}$.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沿a方向施加一個作用力F2 | |
B. | 加在物體上的最大作用力F2=$\frac{{F}_{1}}{sinθ}$ | |
C. | 加在物體上的最小作用力F2=F1sinθ | |
D. | 在物體上施加一個與F1大小相等,與a方向也成θ角的力F2,且F2方向在a的另一側(c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下滑過程中,由于重力做正功,所以有v2>v1 | |
B. | 從ab進(jìn)入GH到MN與JP的中間位置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 |
C. | 從ab進(jìn)入GH到MN與JP的中間位置的過程,有(W1-△Ek)機械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 |
D. | 從ab進(jìn)入GH到MN與JP的中間位置的過程中,線框動能的變化量大小為△Ek=W1-W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t0刻兩個質(zhì)點在同一位置 | |
B. | 在0~t0間內(nèi)質(zhì)點B比質(zhì)點A位移大 | |
C. | 在0~t0間內(nèi)合外力對兩個質(zhì)點做功相等 | |
D. | 在0~t0間內(nèi)合外力對兩個質(zhì)點沖量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mg | B. | 物體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frac{1}{2}$mg | ||
C. | 物體機械能的損失為$\frac{1}{2}$mgH | D. | 物體動能的損失為mg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證明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牛頓用扭秤實驗測得萬有引力常量 | |
B. | 法拉第提出“場”的概念,并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yīng) | |
C. | 庫侖研究了靜止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并測定了靜電力常量 | |
D. | 焦耳研究了電流生熱的相關(guān)規(guī)律,牛頓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出了牛頓三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