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原子結構的認識,正確的是(  )
A.美國科學家密立根最先發(fā)現(xiàn)了電子
B.英國科學家湯姆孫最先精確測定了電子的電量
C.英國科學家湯姆孫最先提出了原子結構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D.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最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A、美國科學家密立根最先測出電子的電量,而英國科學家湯姆孫最先發(fā)現(xiàn)了電子,故A錯誤,B錯誤;
C、英國科學家湯姆孫最先發(fā)現(xiàn)電子,后提出了原子結構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故C正確
D、盧瑟福在用a粒子轟擊金箔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質子,提出原子核式結構學說,故D正確
故選C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利用里德伯常量(R="1.096" 77×107m-1)求巴耳末線系中第四條譜線的波長和每個光子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下面對某原子核衰變的描述,哪個是不對的?
A.放出一個β粒子后,原子核的中子數(shù)減1,原子序數(shù)少1
B.放出一個α粒子后,原子核的質量數(shù)少4,核電荷數(shù)少2
C.放出一個β粒子后,原子核的質量數(shù)不變,核電荷數(shù)加1
D.經(jīng)過5次α衰變和4次β衰變后變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原子核式結構理論觀點錯誤的有( 。
A.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包括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的電中子
B.原子的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中
C.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繞著核旋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四幅圖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識,其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甲:普朗克通過研究黑體輻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為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B.圖乙:玻爾理論指出氫原子能級是分立的,所以原子發(fā)射光子的頻率是不連續(xù)的
C.圖丙:盧瑟福通過分析α粒子散射實驗結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D.圖。焊鶕(jù)電子束通過鋁箔后的衍射圖樣,可以說明電子具有粒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關于核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原子核內(nèi)每個核子只跟與它們相鄰的核子間才有核力作用?
B.核力既可能是引力,又可能是斥力?
C.核力對核子做正功,原子核要釋放核能?
D.原子核內(nèi)的某一核子與其他核子間都有核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氫原子能級如圖,當氫原子從n=3躍遷到n=2的能級時,輻射光的波長為656nm。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雙選,填正確答案標號)

a.氫原子從n=2躍遷到n=1的能級時,輻射光的波長大于656nm
b.用波長為325nm的光照射,可使氫原子從n=1躍遷到n=2能級
c.一群處于n=3能級上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最多產(chǎn)生3種譜線
d.用波長為633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氫原子從n=2躍遷到n=3的能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5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盧瑟福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質子的核反應方程為
B.鈾核裂變的核反應是
C.質子、中子、α粒子的質量分別為m1、m2、m3,那么質子和中子結合成一個α粒子,所釋放的核能為 △E=(m1+m2-m3)c2
D.原子從a能級狀態(tài)躍遷到b能級狀態(tài)時發(fā)射波長為λ1的光子;原子從b能級狀態(tài)躍遷到c能級狀態(tài)時吸收波長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從a能級狀態(tài)躍遷到c能級狀態(tài)時將要吸收波長為的光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1年紹興一中檢測)我國最新一代核聚變裝置“EAST”在安徽合肥首次放電、顯示了EAST裝置具有良好的整體性能,使等離子體約束時間達1000 s,溫度超過1億度,標志著我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進入國際先進水平.合肥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建成此類全超導非圓截面核聚變實驗裝置并能實際運行的地方.核聚變的主要原料是氘,在海水中含量極其豐富.已知氘核的質量為m1,中子的質量為m2He的質量為m3,質子的質量為m4,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個氘核聚變成一個He所產(chǎn)生的另一個粒子是質子
B.兩個氘核聚變成一個He所產(chǎn)生的另一個粒子是中子
C.兩個氘核聚變成一個He所釋放的核能為(2m1-m3-m4)c2
D.與受控核聚變比較,現(xiàn)行的核反應堆產(chǎn)生的廢物具有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