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7.如圖所示,在固定的正點電荷Q的電場中,一個正點電荷q只受電場力,沿著一條電場線運動.已知該點電荷經過M點時的加速度是經過N點時的加速度的2倍,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N點距Q的距離一定是M點距Q的距離的$\sqrt{2}$倍
B.它經過M點時的速度一定是經過N點時的速度的$\sqrt{2}$倍
C.它經過M點時的動能一定是經過N點時的動能的2倍
D.它運動到N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一定是運動到M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的$\sqrt{2}$倍

分析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以判斷電荷在M、N點的電場力的大小,再由F=qE可以判斷MN點的電場強度的關系,從而可以判斷MN到Q的距離的關系.

解答 解:A、根據檢驗電荷經過M點時的加速度是經過N點時的加速度的2倍可知,檢驗電荷在M點的受力是在N點受力的2倍,即正點電荷Q在M點的場強應該是在N點場強的2倍,
由點電荷的場強公式E=k$\frac{Q}{{r}^{2}}$可知,
EM=k$\frac{Q}{{r}_{M}^{2}}$,
EN=k$\frac{Q}{{r}_{N}^{2}}$,
由于 EM=2EN,
得rN=$\sqrt{2}$rM,故A正確,
B、由于不知道MN點的電勢的關系,所以不能確定電場對電荷做功的大小,故不能比較電荷在MN點的速度的大小,所以BCD錯誤
故選:A.

點評 點電荷的電場強度的大小只與源電荷有關,與檢驗電荷的無關,知道點電荷的場強公式就可以判斷距離的大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氫原子從n=3的能級躍遷到n=2的能級輻射出a光,從n=4的能級躍遷到n=2的能級輻射出b光.下列關于這兩種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a光的光子能量比b光的光子能量大
B.在同種介質中a光的傳播速度比b光的傳播速度小
C.若a光不能使某金屬發(fā)生光電效應,則b光一定不能使該金屬發(fā)生光電效應
D.將a光和b光先后在同一雙縫干涉裝置上進行實驗,所得到的相鄰干涉條紋的間距,a光的比b光的大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與電動勢為E的直流電源(內阻不計)連接,下極板接地.一帶電油滴位于容器中的P點且恰好處于平衡狀態(tài).現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上極板豎直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  )
A.帶點油滴將沿豎直方向向上運動
B.P點的電勢將降低
C.帶點油滴的電勢能將減少
D.電容器的電容減小,極板帶電量也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圖為某磁譜儀部分構件的示意圖.圖中,永磁鐵提供勻強磁場,硅微條徑跡探測器可以探測粒子在其中運動的軌跡.現在大量電子、質子、氘核(${\;}_1^2H$)、氦核(${\;}_2^4He$).當這些粒子從上部垂直進入磁場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子與質子的偏轉方向一定不同
B.氘核與氦核在磁場中運動軌跡的半徑一定相同
C.氘核與氦核在磁場中運動的周期一定相同
D.若氘核與氦核進入磁場時的動能相同,它在磁場中運動軌跡的半徑就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質量為1kg的物體被人用手由靜止向上提高1m,這時物體的速度是2m/s,g取10m/s2,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手對物體做功12JB.合外力對物體做功12J
C.合外力對物體做功2JD.物體克服重力做功1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老師做了一個物理小實驗讓學生觀察:一輕質橫桿兩側各固定一金屬環(huán),橫桿可繞中心點自由轉動,老師拿一條形磁鐵插向其中一個小環(huán),后又取出插向另一個小環(huán),同學們看到的現象是( 。
A.磁鐵插向左環(huán),橫桿發(fā)生轉動
B.磁鐵插向右環(huán),橫桿發(fā)生轉動
C.無論磁鐵插向左環(huán)還是右環(huán),橫桿都不發(fā)生轉動
D.無論磁鐵插向左環(huán)還是右環(huán),橫桿都發(fā)生轉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一個重量為G=100N的物體,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為37°,物體靜止不動.(sin37°=0.6,cos37°=0.8)
求:
(1)物體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一水平傳送帶長10m,左側與一平臺等高,一物塊從A點以初速度為10m/s向右滑行,已知物塊與平臺和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都是0.2,A,B間的距離為15m,g取10m/s2
求:
(1)若傳送帶逆時針運動,且V=5m/s,物塊能否滑到C端
(2)若傳送帶順時針運動,且V=5m/s,求物塊滑到C端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使原來靜止的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在實驗過程中設法讓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分別為W、2W、3W、…;且小車每次實驗中獲得的速度由已連接電源的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出.
(1)除了圖中已給出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一個測量器材是毫米刻度尺;
(2)以下關于本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CD;
A.小車運動中會受到阻力,補償的方法是使木板固定打點計時器的一端適當墊高
B.每次增加橡皮筋后繼續(xù)實驗時,需要重新平衡阻力
C.實驗中設法讓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分別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選用同樣的橡皮筋,并保證每次實驗中小車釋放的位置相同
D.根據記錄紙帶上打出的點,選用紙帶上點距相等的部分來計算小車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