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次數(shù) | 1 | 2 | 3 | 4 | 5 |
配重(個數(shù)) | 0 | 1 | 2 | 3 | 4 |
彈簧秤讀數(shù)/N | 0.50 | 1.00 | 1.50 | 1.80 | 2.50 |
木塊重/N | 2.00 |
分析 ①方案A:對摩擦力的測量是采用“間接法”進行的,只有當彈簧秤拉動木塊勻速運動時,拉力才與摩擦力成為一對平衡力,它們大小相等.
方案B:拉動木板時,木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木塊相對地面靜止,則摩擦力與彈簧秤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②采用描點法做出圖象.根據(jù)圖線的斜率求出動摩擦因數(shù).
解答 解:①方案B更合理.
理由是:圖(b)中固定彈簧測力計,拉動木板做相對運動,彈簧秤的示數(shù)不受速度的影響.②當配重個數(shù)為零,正壓力為2.00N,當配重個數(shù)為1,正壓力為4N,配重個數(shù)為2,正壓力為6N,配重個數(shù)為3,正壓力為8N,配重個數(shù)為4,正壓力為10N.
根據(jù)f=μFN知,圖線的斜率表示動摩擦因數(shù),則有:μ=2.510=0.25.
故答案為:①B,B方案中拉物體不需要一定保持勻速;
②0.25.
點評 在本實驗中,準確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關鍵,因此,在方案一中,只有使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其拉力與摩擦力才是一對平衡力,改進后的方案,速度容易控制,也是為了使讀數(shù)更準確.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第15s末汽車距出發(fā)點的位移為20m | B. | 前10s內(nèi)汽車的速度為3m/s | ||
C. | 前10s內(nèi)汽車的加速度為3m/s2 | D. | 前25s內(nèi)汽車做單方向直線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 |
B. | 平均速度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 | |
C. | 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時速度 | |
D. | 汽車上的速度計是用來測量汽車平均速度大小的儀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Ⅰ物體的加速度在不斷變大、Ⅱ物體的加速度在不斷減小 | |
B. | 0到t0時刻I物體的位移大于Ⅱ物體的位移 | |
C. | Ⅰ、Ⅱ兩個物體的位移都在不斷增大 | |
D. | Ⅰ、Ⅱ兩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1+v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3m | B. |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 ||
C. |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 D. |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