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61%
17.在物理學的發(fā)展過程中,許多物理學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也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的物理學研究方法,下列關(guān)于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理想化模型是把實際問題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質(zhì)點、位移等是理想化模型
B.重心、合力和交變電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體現(xiàn)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C.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例如場強E=Fq,電容C=QU,加速度a=Fm都是采用比值法定義的
D.根據(jù)速度定義式v=xt,當△t非常小時,xt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類比的思想方法

分析 理想化模型是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到的.
電阻不是等效替代.
瞬時速度定義用了數(shù)學極限思想.
加速度a=Fm不是采用比值法.

解答 解:A、理想化模型是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到的,質(zhì)點是理想化模型,但是位移不是,故A錯誤.
B、重心、合力和交變電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體現(xiàn)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故B正確;
C、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例如場強E=Fq,電容C=QU,加速度a=Fm不是采用比值法.故C錯誤;
D、根據(jù)速度定義式v=xt,當△t非常小時,xt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數(shù)學極限思想,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涉及了物理多種物理方法和數(shù)學方法,理想化模型,等效替代,比值定義法,這些都是老師在課上經(jīng)常提到的,只要留意聽課,這些很容易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固定的傾斜光滑桿上套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球,小球與一輕質(zhì)彈簧一端相連,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點,已知桿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θ<45°,當小球位于B點時,彈簧與桿垂直,此時彈簧處于原長.現(xiàn)讓小球自C點由靜止釋放,在小球滑到桿底端的整個過程中,關(guān)于小球的動能、重力勢能和彈簧的彈性勢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的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保持不變
B.小球的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先增大后減少
C.小球的動能與彈簧的彈性勢能之和先減少后增大
D.小球的重力勢能與彈簧的彈性勢能之和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是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圖,其核心部分是兩個半徑為R的D形金屬盒,兩金屬盒表面與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垂直,并分別與一個高頻電源兩端相連.現(xiàn)用它來加速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微觀粒子,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要使回旋加速器正常工作,高頻電源的頻率應為\frac{qB}{πm}
B.輸出粒子獲得的最大動能為\frac{(qBR)^{2}}{2m}
C.要提高粒子輸出時的最大速度,需提高電源的電壓
D.若先后用來加速氘核({\;}_{1}^{2}H)和氦核({\;}_{2}^{4}He),則必須調(diào)整電源的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一束帶電粒子(質(zhì)量為m)以速度v沿半徑方向垂直射入磁感應強度為B,半徑為R的圓形勻強磁場區(qū)域,離開磁場時速度方向改變了60°,如圖所示.則( �。�
A.該粒子的比荷\frac{q}{m}=\frac{{\sqrt{3}v}}{3rB}
B.穿過磁場的時間為\frac{πR}{3v}
C.電子束運動的軌道半徑為2R
D.若射入的速度增大,電子束的偏轉(zhuǎn)角也會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對于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氣體的壓強和體積都不變,其內(nèi)能也一定不變
B.氣體的溫度升高,其壓強不一定增大
C.氣體吸收熱量其內(nèi)能一定增大
D.當氣體溫度升高時,每個氣體分子的動能都會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測量一個長約5cm、電阻R1約為30Ω、橫截面為圓形、粗細均勻的導電材料的電阻率,所用器材如下:
游標卡尺(20分度);
螺旋測微器;
直流電源E(電動勢為18V,內(nèi)阻可忽略不計);
標準電流表A1(量程1.5A,內(nèi)阻r1=6Ω);
電流表A2(量程2A,內(nèi)阻r2約為5Ω);
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10Ω);
開關(guān)S,導線若干.

(1)用游標卡尺測得該材料的長度如圖甲所示,讀數(shù)L=5.020cm;用螺旋測微器測得該材料的直徑如圖乙所示,讀數(shù)D=2.149mm~2.151mm.
(2)請根據(jù)給出的儀器設計測電阻的實驗電路原理圖,要求獲得較多的實驗數(shù)據(jù).
(3)若某次測量中兩電流表A1、A2的讀數(shù)分別為I1、I2,則由已知量和測量量計算電阻率的表達式為ρ=\frac{{π{D^2}{I_1}{r_1}}}{{4L({I_2}-{I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m=0.5kg的小滑塊以v0=6m/s的初速度從傾角為37°的斜面AB的底端A滑上斜面,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取g=10m/s2,sin37°=0.6.cos37°=0.8.若從滑塊滑上斜面起,經(jīng)1.2s滑塊正好通過B點.則AB兩點之間的距離為( �。�
A.0mB.2.16mC.0.36mD.1.4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實驗小組準備測量一個定值電阻R(約100Ω)的阻值,要求盡可能地精確測量.備選器材有:
電源E=6V,內(nèi)阻可忽略;
滑動變阻器(0~l0Ω,額定電流l A);
電壓表V1(0~15V,內(nèi)阻約10kΩ );
電壓表V2(0~3V,內(nèi)阻約2kΩ );
電流表A1(0~3A,內(nèi)阻約0.025Ω );
電流表A2(0~0.6A,內(nèi)阻約0.75Ω:
電流表A3(0~100mA,內(nèi)阻為1.25Ω).

(1)上述器材中電流表應選擇A3,電壓表選擇V1;
(2)圖1為甲、乙兩位同學實驗操作的實驗圖:請指出甲同學的問題并分析原因:電流表采用外接法,待測電阻阻值遠大于電流表內(nèi)阻,電流表應采用內(nèi)接法,請指出乙同學的問題并分析原因滑動變阻器采用限流接法,待測電阻阻值遠大于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滑動變阻器應采用分壓接法;
(3)請在圖2中繪制正確的實物連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靜止的物體才受重力
B.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一定有摩擦力
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D.一個力被分解為兩個分力,分力的大小可以都大于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