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922年英國物理學家阿斯頓因質譜儀的發(fā)明、同位素和質譜的研究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若一束粒子由左端射入質譜儀后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 )

A.該束帶電粒子帶正電

B.速度選擇器的P1極板帶負電

C.在B2磁場中運動半徑越大的粒子,質量越大

D.在B2磁場中運動半徑越大的粒子,比荷越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上海市徐匯、金山、松江區(qū)高三下學期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木板 P 下端通過光滑鉸鏈固定于水平地面上的 O 點,物體 A 、 B 疊放在木板上且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物體 B 的上表面水平�,F(xiàn)使木板 P 繞 O 點緩慢旋轉到虛線所示位置,物體 A 、 B 仍保持靜止,且相對木板沒有發(fā)生移動,與原位置的情況相比( )

A.A 對 B 的作用力減小

B.B 對 A 的支持力減小

C.木板對 B 的支持力減小

D.木板對 B 的摩擦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山東省濟南市高三5月模擬考試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蕩秋千是一種常見的休閑娛樂活動,也是我國民族運動會上的一個比賽項目。若秋千繩的長度約為2m,蕩到最高點時,秋千繩與豎直方向成60°角,如圖所示。人在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的運動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最低點的速度大約為5 m/s

B.在最低點時的加速度為零

C.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增加的動能

D.重力做功的功率逐漸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全真模擬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可視為質點的木塊A、B質量為, 兩物體與水平地面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4,木塊A、B粘在一起且中間夾有一小塊炸藥(炸藥的質量可以忽略不計).當A、B向右運動到O點時速度為,此時炸藥爆炸使木塊A、B分離,A運動距離L=1.5m后到達P點速度變?yōu)?img src="http://thumb.zyjl.cn/pic6/res/GZWL/web/STSource/2017031506021437362059/SYS201703150602242142562369_ST/SYS201703150602242142562369_ST.004.png">,炸藥爆炸時釋放的化學能均全部轉化為木塊的動能,爆炸時間很短可以忽略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10m/s2求:

(1)爆炸瞬間B的沖量;

(2)炸藥爆炸時釋放的化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全真模擬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在光滑絕緣水平面放置一帶正電的長直細棒,其周圍產生垂直于帶電細棒的輻射狀電場,場強大小E與距細棒的垂直距離r成反比,即E=k/r(k為未知數),在帶電長直細棒右側,有一長為L的絕緣細線連接了兩個質量均為m的帶電小球A和B,小球A、B所帶電荷量分別為+q和+4q,A球距直棒的距離也為L,兩個球在外力F=2mg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計兩小球之間的靜電力作用.

(1)求k的值;

(2)若撤去外力F,求在撤去外力瞬時A、B小球的加速度和A、B小球間絕緣細線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全真模擬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08年1月下旬以來,南方遭遇50年未遇的雨雪冰凍災害。新華網長沙1月26日電,馬路上的冰層堅硬如鐵、光滑如玻璃,高壓電線覆冰后有成人大腿般粗,為清除高壓輸電線上的凌冰,有人設計了這樣的融冰思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除冰.若在正常供電時,高壓線上送電電壓為U,電流為I,熱損耗功率為ΔP;除冰時,輸電線上的熱耗功率需變?yōu)?ΔP,則除冰時(認為輸電功率和輸電線電阻不變)( )

A.輸電電流為 B.輸電電流為

C.輸電電壓為 D.輸電電壓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省淮安市高三5月最后一�?荚囄锢碓嚲恚ń馕霭妫�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一截面為梯形的魚塘貯滿水,魚塘右側坡面的傾角為α,水的折射率為n。不同時刻太陽光線與水平面的夾角θ在變化,求當θ滿足什么條件時,陽光能夠照射到整個魚塘的底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湖北省高三5月模擬適應考試1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的若干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黑體輻射電磁波的強度按波長分布只與黑體的溫度有關

B.對于同種金屬產生光電效應時,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照射光的頻率成線性關系

C.一塊純凈的放射性元素礦石,經過一個半衰期以后,它的總質量僅剩下一半

D.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小,原子的能量也減小了

E.將核子束縛在原子核內的核力,是不同于萬有引力和電磁力的另一種相互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lián)合體高三第三次模擬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用下列器材測量電容器的電容:

一塊多用電表,一臺直流穩(wěn)壓電源,一個待測電容器(額定電壓16V),定值電阻R1(阻值未知),定值電阻R2=150,電流傳感器、數據采集器和計算機,單刀雙擲開關S,導線若干。

實驗過程如下:

實驗次數

實驗步驟

第1次

①用多用電表的“”擋測量電阻R1,指針偏轉如圖甲所示。

②將電阻R1等器材按照圖乙正確連接電路,將開關S與1端連接,電源向電容器充電。

③將開關S擲向2端,測得電流隨時間變化的i-t曲線如圖丙中的實線a所示。

第2次

④用電阻R2替換R1,重復上述實驗步驟②③,測得電流隨時間變化的i-t曲線如圖丁中的某條虛線所示。

說明:兩次實驗中電源輸出的直流電壓恒定且相同。

請完成下列問題:

(1)由圖甲可知,電阻R1的測量值為______

(2)第1次實驗中,電阻R1兩端的最大電壓U=_____V。利用計算機軟件測得i-t曲線和兩坐標軸所圍的面積為42.3,已知電容器放電時其內阻可以忽略不計,則電容器的電容為C=___ F

(3)第2次實驗中,電流隨時間變化的i-t曲線應該是圖丁中的虛線 (選填“b”、“c”或“d”),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