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甲所示,在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物體的機械能E隨位移x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其中0~x1過程的圖線是曲線,x1~x2過程的圖線為平行于x軸的直線,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在沿斜面向下運動

B.在0~x1過程中,物體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C.在0~x2過程中,物體先減速再勻速

D.在x1~x2過程中,物體的加速度為gsin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湖北省宜城市高三8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E恒定,內阻r=2Ω,定值電阻R3=4Ω。ab段電路消耗的電功率在開關S斷開與閉合時相等,電壓表和電流表均為理想電表,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 )

A.開關S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一定等于S閉合時的示數

B.電阻R1、R2可能分別為4Ω、6Ω

C.電阻R1、R2可能分別為3Ω、9Ω

D.開關S斷開與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變化量與電流表的示數變化量大小之比與R1、R2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廣東省茂名市高三8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空中同一位置同時將三個小球a、b、c沿同一方向水平拋出,其速度大小分別為v、2v和3v,某一時刻三個小球在空中的位置排布應是下列圖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黑龍江雙鴨山市高二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 在0—3s時間內,合力大小為10N

B. 在0—3s時間內,質點的平均速度為1m/s

C. 在0—5s時間內,質點通過的路程為14m

D. 在6s末,質點的加速度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廣東省佛山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____ _

A.當一定量氣體吸熱時,其內能可能減小

B.玻璃、石墨和金剛石都是晶體,木炭是非晶體

C.氣體分子單位時間內和單位面積器壁碰撞的次數,與單位體積內氣體的分子數和氣體溫度有關

D.當液體與大氣相接觸時,液體表面層內的分子所受其它分子作用力的合力總是指向液體內部

E.單晶體有固定的熔點,多晶體和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廣東省佛山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小球在豎直放置的光滑圓形管道內做圓周運動,內側壁半徑為R,小球半徑為r,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球通過最高點時的最小速度

B.小球通過最高點時的最小速度vmin=

C.小球在水平線ab以下的管道中運動時,內側管壁對小球一定無作用力

D.小球在水平線ab以上的管道中運動時,外側管壁對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高二下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在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利用坐標紙記下了橡皮筋的結點位置O點以及兩只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如圖所示.

(1)試在圖中作出無實驗誤差情況下F1和F2的合力圖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關此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可以同時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分力

C.兩次拉橡皮筋時,需將橡皮筋結點拉到同一位置O.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兩次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證橡皮筋結點位置不變,只需調整另一只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保定市高二上周練物理試卷(承智班)3(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滑塊可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固定導軌上自由滑動,小球與滑塊上的懸點O由一不可伸長的輕繩相連.開始時,輕繩處于水平拉直狀態(tài),小球和滑塊均靜止.現(xiàn)將小球由靜止釋放,當小球到達最低點時,滑塊剛好被一表面涂有粘性物質的固定擋板粘住.在極短的時間內速度減為零.小球繼續(xù)向左擺動,當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θ為銳角)時小球達到最高點.則滑塊和小球的質量之比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張掖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6春•高臺縣校級期末)質量為2kg的物體在xy平面上做曲線運動,在x方向的速度圖象和y方向的位移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質點的初速度為5 m/s

B. 質點所受的合外力為3 N

C. 質點初速度的方向與合外力方向不垂直

D. 2 s末質點速度大小為6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