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科學和技術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我們常常重視科學的學習而忽略了技術的學習,實際上技術的進步才是社會發(fā)展的真正動力,下面提供了一些技術和原理,其中正確的是( 。
A.光信號利用光導纖維從一端輸入,就可以傳到千里之外,實現(xiàn)光纖通信.光纖通信只是利用了光是電磁波的這一性質
B.交警向行進中的汽車發(fā)射頻率已知的超聲波,同時測量反射波的頻率,根據(jù)反射波頻率變化的多少,就可以知道汽車的速度,這種方法利用了多普勒效應
C.當驅動力的頻率等于系統(tǒng)振動的固有頻率時,系統(tǒng)振動振幅最大的現(xiàn)象叫共振.當驅動力的頻率與系統(tǒng)振動的固有頻率相差較大時,系統(tǒng)振動很小.汽車通常有三級減震系統(tǒng)叫質量-彈簧系統(tǒng),最下面是由車輪的軸和輪胎組成的第一級質量-彈簧系統(tǒng),車身和座底彈簧組成第二級質量-彈簧系統(tǒng),乘客和座椅彈簧組成的第三級質量-彈簧系統(tǒng),這些質量-彈簧系統(tǒng)的固有頻率都比較低,對來自地面的頻率較高的振動有減震作用
D.超聲波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能量很大,一個是它幾乎是沿直線傳播,利用超聲波的巨大能量可以使人體的結石做劇烈的受迫振動而破碎.利用它的幾乎是直線傳播,人們設計了聲吶系統(tǒng)

分析 在光導纖維束內(nèi)傳送圖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現(xiàn)象,利用受迫振動的頻率等于驅動力的頻率,當系統(tǒng)的固有頻率等于驅動力的頻率時,系統(tǒng)達到共振,振幅達最大.

解答 解:A、在光導纖維中利用激光傳遞信息,就是因為激光的頻率很高,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傳輸更多的信息,故A錯誤;
B、交警利用超聲波的反射波測量汽車的速度,這種方法利用了多普勒效應.故B正確;
C、物體做受迫振動的頻率等于驅動力的頻率,當系統(tǒng)的固有頻率等于驅動力的頻率時,振幅達最大;所以汽車的減震系統(tǒng)的固有頻率都比較低,對來自地面的頻率較高的振動有減震作用.故C正確;
D、利用超聲波可以使人體的結石做劇烈的受迫振動而破碎是利用超聲波的巨大能量;人們設計了聲吶系統(tǒng) 是利用超聲波的幾乎是直線傳播.這些都是超聲波的應用.故D正確.
故選:BCD

點評 該題考查光導纖維的應用、多普勒效應應用、共振的防止與應用以及超聲波的應用,都是課本中的一些常見的聯(lián)系生活的記憶性的知識,在平時的學習中多加積累即可做好這一類的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懸掛在O點的一根不可伸長的絕緣細線下端有一個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若在空間加一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則小球靜止時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如圖所示,求:所加勻強電場場強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一皮帶傳送裝置如圖所示,輕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連接一個質量為m的滑塊,已知滑塊與皮帶之間存在摩擦.現(xiàn)將滑塊輕放在皮帶上,彈簧恰好處于自然長度且軸線水平.若在彈簧從自然長度到第一次達到最長的過程中,滑塊始終未與皮帶達到共速,則在此過程中滑塊的速度和加速度變化情況是( 。
A.速度一直增大B.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C.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D.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有關圓周運動的基本模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火車轉彎超過規(guī)定速度行駛時,內(nèi)軌對輪緣會有擠壓作用
B.如圖a,汽車通過拱橋的最高點處于超重狀態(tài)
C.如圖b所示是兩個圓錐擺,擺線與豎直方向夾角θ不同,但圓錐的高相同,則兩圓錐擺的角速度相同
D.如圖c,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圓錐筒內(nèi)的A、B位置先后分別做勻速圓周運動,則在A、B兩位置小球的角速度及所受筒壁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一列簡諧橫波某時刻的波形如圖甲所示,從該時刻開始計時,圖中質點A的振動圖象如圖乙所示.則( 。
A.這列波的波速是25m/s
B.這列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
C.質點A在任意的1s內(nèi)所通過的路程都是0.4m
D.這列波遇到1km寬的障礙物將不會發(fā)生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老猴拿著一把長50cm的直尺,并使其處于豎直狀態(tài);小猴前爪放在直尺O刻度線位置做抓尺的準備.某時刻老猴松開直尺,小猴看到后立即抓直尺,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為20cm(直尺下落過程中始終保持豎直狀態(tài)).若從小猴看到老猴松開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時間叫“反應時間”,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小猴的“反應時間”約為0.2s
B.小猴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間,占尺的速度約為4m/s
C.若小猴的“反應時間”人于0.35s,則他將抓不住這把直尺
D.若將尺子上原來的長度值改為對應的“反應時間”值,則相同的長度刻度與對應的時間間隔一定不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為減小實驗誤差,盤和砝碼的質量應比小車的質量。ㄟx填“小”或“大”)得多.
(2)圖乙為某同學在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他從比較清晰的點起,每五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為了由v-t 圖象求出小車的加速度,他量出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分別求出打各計數(shù)點時小車的速度.其中打計數(shù)點3 時小車的速度為0.46 m/s,小車的加速度為1.20m/s2 (小數(shù)點后保留2位).    

(3)某組同學實驗得出數(shù)據(jù),畫出a-F圖象如圖丙所示,那么該組同學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能是B
A.實驗中摩擦力沒有平衡
B.實驗中摩擦力平衡過度
C.實驗中繩子拉力方向沒有跟平板平行
D.實驗中小車質量發(fā)生變化
(4)本實驗所采用的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的直線是真空中某電場的一條電場線,A、B是這條直線上的兩點,一帶負電粒子以速度vA經(jīng)過A點向B點運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粒子以速度vB經(jīng)過B點,且vB與vA方向相反,不計粒子重力,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的場強小于B點的場強
B.A點的電勢高于B點的電勢
C.粒子在A點的速度小于在B點的速度
D.粒子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在B點的電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一質點做勻速圓周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相等的弧長
B.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轉過的角度相等
C.線速度不變,角速度不變,周期不變
D.角速度一定與轉速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