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滿載的貨車通過一段崎嶇的路面,現(xiàn)前方有一凹坑,若此車要通過此凹坑,那么(        )

A 若車以一定速度通過此凹坑,那么在凹坑最低端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與速度無關(guān)
B 此貨車應(yīng)該選擇減速慢行,以避免在凹坑最低端時與地面之間的壓力過大而導(dǎo)致車輛的損壞
C 貨車通過凹坑時,不止受到重力、支持力、阻力和牽引力,而且還受到向心力
D 在到達最低點之前,由于貨車向下運動,所以加速度沿曲線切線方向向
B
在凹坑最低端,A錯;由此公式可知汽車速度越大,收到的支持力越大,B對;向心力不是收到的力,C錯;加速度由合外力提供,方向與外力方向相同,只有當合外力方向與速度不共線時才能發(fā)生曲線運動,D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長為的輕桿,一端固定一個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軸上,使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作圓周運動,關(guān)于小球在最高點的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的最小值為
B.的最小值為0
C.當值逐漸增大時,桿對小球的彈力逐漸增大
D.當值逐漸減小時,桿對小球的彈力逐漸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經(jīng)過無數(shù)人的協(xié)作和努力,我國“嫦娥一號”探月衛(wèi)星在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發(fā)射升空.如圖所示,“嫦娥一號”探月衛(wèi)星在由地球飛向月球時,沿曲線從M點向N點飛行的過程中,速度逐漸減小.在此過程中探月衛(wèi)星所受合力方向可能是下列圖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一個水平轉(zhuǎn)臺上放有質(zhì)量相等的A、B兩個物體,用一輕桿相連,AB連線沿半徑方向。A與平臺間有摩擦,B與平臺間的摩擦可忽略不計,A、B到平臺轉(zhuǎn)軸的距離分別為L、2L。某時刻一起隨平臺以ω的角速度繞OO/軸做勻速圓周運動, A與平臺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A,桿的彈力大小為F。現(xiàn)把轉(zhuǎn)動角速度提高至2ω, A、B仍各自在原位置隨平臺一起繞OO/軸勻速圓周運動,則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fA、F均增加為原來的4倍
B.fA、F均增加為原來的2倍
C.fA大于原來的4倍,F(xiàn)等于原來的2倍
D.fA、F增加后,均小于原來的4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火車過橋時要減速是為了防止火車發(fā)生共振
B.“聞其聲不見其人”是因為聲音比光波長長,聲波發(fā)生了衍射現(xiàn)象,而光波沒有
C.電磁波譜中最容易發(fā)生衍射現(xiàn)象的是γ射線
D.利用雷達測出發(fā)射微波脈沖及接收到脈沖的時間間隔可以確定雷達和目標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一輛卡車在丘陵地區(qū)勻速行駛,地形如圖所示,由于輪胎太舊,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應(yīng)是(  )
A.a(chǎn)處B.從a向b運動的過程中
C.c處D.d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光滑半圓形軌道與光滑斜面軌道在B處與圓孤相連,將整個裝置置于水平向外的勻強磁場中,有一帶正電小球從A靜止釋放,且能沿軌道前進,并恰能通過圓弧最高點,現(xiàn)若撤去磁場,使球仍能恰好通過圓環(huán)最高點C,釋放高度H′與原釋放高度H的關(guān)系是(   )              
A.H′=HB.H′<H
C.H′>HD.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逐漸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如圖3,設(shè)某小轎車現(xiàn)連人帶車總重為1.5×103千克,當汽車通過一圓弧半徑為50米的拱橋頂點時,速度為10m/s,此時汽車對橋面的壓力為 (   )
A.0B.3000NC.1.2×104ND.1.5×10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長為L的輕桿一端固定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另一端有固定軸O,桿可在豎直平面內(nèi)繞軸O無摩擦轉(zhuǎn)動。已知小球通過最低點Q時,速度的大小為,則小球運動情況為   (    )
A.小球能達到圓周軌道的最高點P,且在P點受到輕桿向上的彈力
B.小球能達到圓周軌道的最高點P,且在P點受到輕桿向下的彈力
C.小球能達到圓周軌道的最高點P,但在P點不受輕桿的作用力
D.小球不可能達到圓周軌道的最高點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