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圖所示,在直線MN右側(cè)分布了B=0.1T的勻強磁場,其方向垂直紙面向外.在邊界上的P點有一粒子源,能以一定的速率v=1×106 m/s在紙面內(nèi)向各個方向不斷地發(fā)射比荷為1×108 C/kg的帶正電粒子(同一時刻在一個方向上僅發(fā)射一個粒子,且不計粒子重力及粒子間相互作用),PP′為熒光屏,PP′與MN的夾角為α=30°,當有兩個粒子同時打在熒光屏上某點時,該點就被點亮.已知A是PP′上的一個亮點,P、A的距離L=10$\sqrt{3}$cm.
(1)求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半徑.
(2)求同時打到A點的兩個粒子從射入到打到A點運動的時間之差.
(3)屏上亮線的長度.

分析 (1)根據(jù)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即可求解軌道半徑;
(2)根據(jù)左手定則判斷洛倫茲力方向,作出運動軌跡的圖,由幾何關(guān)系,可求出軌道對應的圓心角,根據(jù)運動的周期公式,再求解時間之差;
(3)當粒子射入磁場時與屏的夾角為$\frac{π}{2}$時,粒子到達屏上的位置距P點最遠.當粒子沿PM方向射入磁場時,將與另一粒子同時到達屏上一點,此點距離P點最近.由幾何知識求解.

解答 解:(1)粒子進入磁場后做勻速圓周運動,設半徑為r,有:
 qvB=m$\frac{{v}^{2}}{r}$ 
得 r=$\frac{mv}{qB}$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r=0.1m.
(2)如右圖所示,設點亮A點的其中一個粒子射入磁場時與屏PP′的夾角為θ,則另一粒子與PP′的夾角為π-θ
則有sin θ=$\frac{\frac{L}{2}}{r}$=$\frac{\sqrt{3}}{2}$ 
即θ=$\frac{π}{3}$ 
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周期 T=$\frac{2πm}{qB}$=6.28×10-7 s 
兩粒子從射入到打在A點的時間分別為t1=$\frac{\frac{2π}{3}}{2π}$T,t2=$\frac{2π-\frac{2π}{3}}{2π}$T
故兩粒子打到A點之前運動的時間差△t=$\frac{1}{3}$T=2.09×10-7 s.
(3)當粒子射入磁場時與屏的夾角為$\frac{π}{2}$時,粒子到達屏上的位置距P點最遠.
此時距離 lmax=2r=0.2m 
當粒子沿PM方向射入磁場時,將與另一粒子同時到達屏上一點,此點距離P點最近.
此距離 lmin=2rsin 30°=0.1m
故亮線的長度△l=lmax-lmin=0.1m.
答:
(1)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半徑是0.1m.
(2)同時打到A點的兩個粒子從射入到打到A點運動的時間之差為2.09×10-7 s.
(3)屏上亮線的長度是0.1m.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根據(jù)題意作出粒子的運動軌跡是正確解題的前提與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運動得越快的汽車越不容易停下來,是因為汽車運動得越快,慣性就越大
B.小球由于受重力的作用而自由下落時,它的慣性就不存在了
C.一個小球被豎直上拋,拋出后能繼續(xù)上升,是因為小球受到了一個向上的推力
D.物體的慣性僅與本身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的物體,其慣性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截面為三角形的鋼坯A、B疊放在汽車的水平底板上,汽車底板和鋼坯表面均粗糙,鋼坯與汽車始終保持相對靜止.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靜止時,汽車底板對鋼坯A有向左的靜摩擦力
B.汽車加速啟動時,鋼坯A對B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AB接觸面向上
C.汽車加速啟動時,汽車底板對鋼坯A有摩擦力作用
D.汽車啟動前后,鋼坯A對B的彈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頂端安裝一定滑輪,小物塊A、B用輕繩連接并跨過定滑輪(不計定滑輪的質(zhì)量和摩擦).初始時刻,A、B處于同一高度并恰好處于靜止狀態(tài).剪斷輕繩后A豎直下落、B沿斜面下滑,若以虛線所在處為零勢能參考平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物塊著地時的重力勢能EpA<EpBB.兩物塊著地前重力做功WA>W(wǎng)B
C.兩物塊著地時的動能EkA>EkBD.兩物塊著地時的機械能EA=E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根據(jù)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稱的力,力的性質(zhì)也一定相同
B.兩個力F1=3N、F2=-4N,則F1大于F2
C.有受力物體就一定有施力物體
D.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才能產(chǎn)生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圖中工人在推動一臺割草機,施加的力大小為100N,方向與水平地面成30°斜向下.已知割草機重300N.
(1)求它對地面的壓力大。
(2)若工人對割草機施加的作用力的方向與圖示相反,力的大小不變,則割草機作用在地面上向下的壓力又為多大?
(3)割草機割完草后,現(xiàn)工人用與水平面成某一角度的最小力拉著割草機勻速運動,已知這個最小拉力為180N,求割草機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在如圖所示的正方形區(qū)域內(nèi)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一束比荷相同且?guī)N電荷的粒子流從邊界上的O點沿垂直于磁場和邊界的方向以不同速率射入磁場,不計粒子重力及粒子間的相互作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入射速度相同的粒子,其軌跡一定相同
B.若粒子的入射速度相同,則質(zhì)量大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半徑大
C.質(zhì)量大的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周期大
D.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周期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長L=1.5m、質(zhì)量M=10kg的長方體木箱,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線運動.當木箱的速度v0=3.6m/s時,對木箱施加一個方向水平向左、大小F=50N的恒力,并同時將一個質(zhì)量m=1kg的小球輕放在距木箱右端$\frac{L}{3}$的P點(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放在P點時相對于地面的速度為零).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小球脫離木箱落到地面,小球從離開木箱開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時間t=0.3s.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其他摩擦均不計.取g=10m/s2.求:
(1)木箱的高度h.
(2)小球放在P點后,木箱向右運動的時間.
(3)小球離開木箱時木箱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進行的實驗,叫做DIS實驗,包括傳感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和計算機.下面的實驗中,用到了位移傳感器,小車的位移被轉(zhuǎn)化成相應的電信號輸入數(shù)據(jù)采集器,然后再輸入計算機,屏幕上就出現(xiàn)了不同時刻對應的位移數(shù)值,如圖所示.則:小車在0.8s~1.2s時間段的平均速度${\overline{v}}_{1}$=0.33m/s;小車在1.2s~1.6s時間段的平均速度${\overline{v}}_{2}$=0.46m/s,小車在t=1.2s時的瞬時速度v=0.40m/s.(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