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0%
8.光滑直桿AB和BC按如圖所示連接,A、C處與豎直墻用鉸鏈連接,兩桿在B點也用鉸鏈連接,桿及鉸鏈的質(zhì)量與摩擦都不計.ABC構(gòu)成一直角三角形,BC與墻垂直,將重力為G、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P從A點靜止釋放,則物塊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 �。�
A.AB桿對BC桿的作用力方向垂直AB桿向右上方
B.C處鉸鏈對BC桿的作用力不變
C.A處鉸鏈對AB桿的作用力方向不變
D.A處鉸鏈對AB桿的作用力先變小后變大

分析 對BC受力分析,然后確定AB對BC的作用力方向;
以A為支點應(yīng)用力矩平衡條件判斷BC對AB的作用力如果變化,然后判斷C處作用力的變化情況;
根據(jù)AB的受力情況應(yīng)用平衡條件與力矩平衡條件分析答題.

解答 解:A、桿的質(zhì)量與摩擦不計,BC桿受到墻壁C處的作用力與AB桿的作用力,墻壁對BC的作用力水平向右,BC桿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平衡條件可知,AB桿對BC的作用力水平向左,故A錯誤;
B、以A為支點,物塊P向下滑動過程中,物塊P對AB的壓力不變,力臂逐漸變大,力矩變大,BC對AB的作用力的力臂大小不變,由力臂平衡條件可知,BC對AB的作用力變大,由牛頓第三第定律可知,AB對BC的作用力逐漸變大,桿BC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平衡條件可知,C對BC的作用力等于AB對BC的作用力,則C對BC的作用力逐漸變大,故B錯誤;
C、BC對AB的作用力FBC方向不變,大小逐漸增大,物塊P對AB的作用力N大小與方向都不變,A處對AB的作用力FA如圖所示,由圖示可知,物塊P下滑過程,A處對AB的作用力方向不斷變化,由圖示可知,F(xiàn)A先變小后變大,當(dāng)FA與FBC垂直時FA最小,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判斷力的方向與大小變化情況,正確選擇研究對象,應(yīng)用力的平衡條件與力矩平衡條件即可正確解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是物理學(xué)中一種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表達式中屬于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是(  )
A.感應(yīng)電動勢E=\frac{△Φ}{△t}B.電容C=\frac{Q}{U}
C.電阻R=\frac{U}{I}D.磁感應(yīng)強度B=\frac{F}{I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航空母艦是海上移動的機場,戰(zhàn)斗機可以在航空母艦上起降及能源補給,不但可以增強遠洋艦隊的戰(zhàn)斗力,還解決了戰(zhàn)斗機長途征戰(zhàn)受能源不足的條件限制.某型號戰(zhàn)斗機在跑道上,自身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最大加速度為5m/s2,當(dāng)飛機的速度達到50m/s時才可以安全起飛.那么:
(1)該型號戰(zhàn)斗機要在靜止的航空母艦上起飛,航空母艦甲板上的飛機跑道至少要造多長?
(2)為了減少跑道長度,增加甲板上空間利用率,一些航空母艦安裝有彈射系統(tǒng),通過彈射器助推,使即將要起飛的戰(zhàn)斗機具有一定的初速度開始起跑,若某航空母艦甲板上的跑道是160m,則彈射系統(tǒng)必須使上述類型戰(zhàn)斗機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為了研究碰撞后結(jié)為一體的兩個物體在碰撞前后動能之和是否會發(fā)生變化,某同學(xué)選取了兩個材質(zhì)相同,體積不等的立方體滑塊A和B,按下述步驟做了如下實驗:
步驟1:在A、B的相撞面分別裝上尼龍拉扣,以便二者相撞以后能夠立刻結(jié)為整體;
步驟2:安裝好實驗裝置如圖1,鋁質(zhì)軌道槽的左端是傾斜槽,右端是長直水平槽,傾斜槽和水平槽由一小段弧鏈接,軌道槽被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軌道槽的側(cè)面與軌道等高且適當(dāng)遠處裝一臺數(shù)碼頻閃照相機;
步驟3:讓滑塊B靜置于水平槽的某處,滑塊A從斜槽某處靜止釋放,同時開始頻閃拍攝,直到A、B停止運動,得到一幅多次曝光的數(shù)碼照片;
步驟4:重復(fù)步驟3,得到多幅照片,挑出其中最理想的一幅,打印出來,將刻度尺緊靠照片放置,如圖2所示;

(1)本實驗中需要直接測量或者讀取的物理量是AG
A.A、B兩個滑塊的質(zhì)量m1和m2
B.滑塊A釋放時距桌面的高度
C.頻閃照相的周期
D.照片尺寸和實際尺寸的比例
E.滑塊與桌面的滑動摩擦因數(shù)
F.照片上測得的S45、S56和S67、S78
G.照片上測得的S34、S45、S56和S67、S78、S89
(2)由照片分析可知,滑塊A與滑塊B碰撞發(fā)生的位置C
A.可能在P5、P6之間    B.可能在P6、P7之間     C.一定在P6處    D.一定在P5、P6之間
(3)為了提高實驗準確度,以下措施中最有效的是A
A.使用更平整的軌道槽
B.使用更光滑的軌道槽
C.在足夠成像的前提下,縮短頻閃照相每次曝光的時間
D.P1位置對齊刻度尺的零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質(zhì)量mA>mB的兩個物體A、B疊放在一起,在豎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豎直墻面向上勻速運動.現(xiàn)撤掉F,則物體A、B在沿粗糙墻面運動過程中,物體B的受力示意圖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A、B兩列波在某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經(jīng)過t=2TA時間(TA為波A的周期),兩波仍出現(xiàn)如圖波形,則兩波的波速之比vA:vB可能是(  )
A.2:1B.3:1C.1:1D.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質(zhì)量不計的支架ABCD,BD面光滑,傾角為37°,支架可繞固定轉(zhuǎn)軸A無摩擦自由轉(zhuǎn)動,CA⊥AB,BC=CD=0.75m.在距離支架底端B為PB=3m處的P點有一靜止物塊,質(zhì)量為m=2kg,現(xiàn)對物塊施加一個與水平方向成θ=53°的恒力F,物塊向右開始做加速運動,當(dāng)物塊到達支架底端B后恰好可以沿支架向上勻速運動,己知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5,不計空氣阻力和轉(zhuǎn)折點B處能量損失.(取g=10m/s2,sin37°=0.6,sin53°=0.8)求:

(1)恒力F的大��?
(2)若到達B點時撤去恒力F,物塊沿支架向上運動過程中,支架是否會翻倒?若不翻倒請通過計算說明?若翻倒,則物塊經(jīng)過B點后再經(jīng)歷多久支架將翻倒?
(3)為保證物塊沖上支架而不翻倒,試求恒力F在物塊上的作用距離s的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2000年,第27屆悉尼奧運會,蹦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比賽要求選手蹦起的高度至少為8m.蹦床比賽分成預(yù)備運動和比賽動作,最初,運動員靜止站在蹦床上,在預(yù)備運動階段,他經(jīng)過若干次蹦跳,逐漸增加上升高度,最終達到完成比賽動作所需的高度,此后,進入比賽動作階段.現(xiàn)把蹦床簡化為一個豎直放置的輕彈簧,彈力大小F=kx (x為床面下沉的距離,k為常量),質(zhì)量m=50kg的運動員靜止站在蹦床上,床面下沉x0=0.10m,此時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EP彈=25J.在預(yù)備運動階段,假設(shè)運動員所做的總功W全部用于增加其機械能.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
(1)求常量k.
(2)若選手每次離開床面做豎直上拋運動的騰空時間均為△t=2.0s,請通過計算說明比賽選手蹦起的高度是否符合比賽規(guī)則.
(3)請求出選手要到達比賽要求,至少要做的功W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以72km/h的速度行駛的汽車,制動后做勻減速運動,在前3秒前進了42米,求:
(1)汽車的加速度是多少?
(2)汽車在8秒內(nèi)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