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從給出的物理思想方法中選擇相應(yīng)的一個,并將序號填入后面的橫線上:質(zhì)點C;定義加速度時用了E
(A)等效替代  (B)微元法  (C)理想模型法  (D) 極限法  (E)比值定義法.

分析 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了解高中物理中的幾種物理量定義方法和幾個物理模型,注意理想化模型是指從客觀存在的事物或過程中抽象出來的一種簡單、近似、直觀的模型.

解答 解:質(zhì)點是用來來代替物體的有質(zhì)量的點.為了使物理問題簡單化,也為了便于研究分析,我們往往把研究的對象、問題簡化,忽略次要的因素,抓住主要的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如質(zhì)點,所以質(zhì)點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所謂比值定義法,就是用兩個物理量的比值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義的基本特點是被定義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質(zhì)的最本質(zhì)的屬性,它不隨定義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改變.加速度定義式a=$\frac{△v}{△t}$,定義加速度時用了比值定義法.
故答案為:C、E

點評 物理學(xué)上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比值定義法、極限法、理想化物理模型法等,要理解掌握,不能搞錯.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R1、R2和R3皆為定值電阻,R4為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動勢為E,內(nèi)阻為r.設(shè)電流表A的讀數(shù)為I,電壓表V的讀數(shù)為U.閉合電鍵,當(dāng)R4的滑動觸頭向a端移動時,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I變小,U變小B.I變小,U變大C.I變大,U變小D.I變大,U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物體A和B相對靜止,以共同的速度沿斜面勻速下滑,則( 。
A.A、B間無摩擦力的作用
B.B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mA+mB)gsinθ
C.B受到的靜摩擦力的大小為mA gcosθ
D.取走A物后,B物將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用手握住一瓶重G=4N的可口可樂處于豎直位置,設(shè)手與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此時摩擦力大小為4N.當(dāng)手的握力增大為原來的兩倍時,可口可樂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關(guān)于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有彈力存在,摩擦力一定存在
B.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C.靜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體間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D.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動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上海浦東陸家嘴有一棟高樓,地上建筑88層,地下建筑3層,大廈內(nèi)有高速電梯,僅用43s可達(dá)樓頂.設(shè)電梯從地面到頂樓實際運行距離為414m,若一般人能承受向上的加速度為1.8m/s2,向下的加速度為0.6m/s2.在電梯從底部直達(dá)頂層的過程中,
(1)求電梯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2)在43s內(nèi)行完全程,若均以臨界加速和臨界減速,則電梯的最大速度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一根導(dǎo)線,電阻值為R,如果把它均勻拉長為原來的2倍,則其阻值變?yōu)椋ā 。?table class="qanwser">A.2RB.4RC.0.5RD.0.25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的目的是(  )
A.描出平拋物體的運動軌跡,求出平拋物體的初速度
B.描出平拋物體的運動軌跡,求出重力加速度
C.描出平拋物體的運動軌跡,求出平拋物體的運動時間
D.描出平拋物體的運動軌跡,求出平拋物體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關(guān)于物體的速度、加速度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不斷減小,速度一定越來越小
D.某時刻速度為零,其加速度一定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