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某同步衛(wèi)星距地面高度為h,已知地球半徑為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地球自轉(zhuǎn)的角速度為ω,則該衛(wèi)星的周期為(  )
A.2π$\sqrt{\frac{R}{g}}$B.$\frac{2π(R+h)}{R}$$\sqrt{\frac{R+h}{g}}$C.$\frac{2πh}{R}$$\sqrt{\frac{R}{g}}$D.$\frac{2π}{ω}$R

分析 研究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在地球表面有萬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兩等式聯(lián)立表示出周期

解答 解: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frac{GMm}{(R+h)^{2}}$=m$\frac{4{π}^{2}}{{T}^{2}}$(R+h),
在地球表面有萬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frac{GMm}{{R}^{2}}$=mg
聯(lián)立得:T=$\frac{2π(R+h)}{R}\sqrt{\frac{R+h}{g}}$.
故選:B

點評 本題要求熟練應(yīng)用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各種表達形式,熟練掌握圓周運動的各個公式,題目難度較大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一列沿x正方向傳播的簡諧波t=0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t=0.2s時C點開始振動,則(  )
A.t=0.3s,波向前傳播了3m,質(zhì)點B將到達質(zhì)點C的位置
B.t=0.05s,質(zhì)點A的速度方向向上
C.t=0到t=0.6s時間內(nèi),B質(zhì)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0m/s
D.產(chǎn)生這列波的波源的起振方向是向上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半徑分別為R和r的甲、乙兩個光滑的圓形軌道安置在同一豎直平面上,軌道之間有一條水平軌道CD相通,一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先滑上甲軌道,運動一周后通過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的CD段,又滑上乙軌道,最后離開乙軌道.若小球在兩圓軌道的最高點對軌道的壓力都恰好為零,求:
(1)小球通過C點和D的速度大小.
(2)水平CD段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物理學(xué)的發(fā)展豐富了人類對物質(zhì)世界的認(rèn)識,推動了科學(xué)技術(shù)的創(chuàng)新和革命,促進了物質(zhì)生產(chǎn)的繁榮與人類文明的進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開普勒通過對行星觀測記錄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
B.卡文迪許測出了引力常量的數(shù)值
C.牛頓運動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適用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
D.牛頓應(yīng)用“理想斜面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布朗運動只能在液體里發(fā)生,且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激烈
B.分子間距離增大,分子間作用力可能為斥力
C.分子動能與分子勢能的和叫做這個分子的內(nèi)能
D.滴進水中的墨水微粒能做擴散運動,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E.外界對某理想氣體做功2.0×105J,氣體對外放熱1.0×105J,則氣體溫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是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A經(jīng)狀態(tài)B、C到狀態(tài)D的p-T圖象,已知氣體在狀態(tài)B時的體積是8L,則:

(1)狀態(tài)A時的體積是多少?狀態(tài)C時的體積是多少?狀態(tài)D時的體積是多少?
(2)畫出此過程的V-T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所示,一條質(zhì)量為m,長為L的均勻鐵鏈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一端,使另一半下垂與桌邊,放手后鐵鏈下滑,當(dāng)鐵鏈全部脫離桌面的瞬間,重力對鐵鏈做的功為$\frac{3mgL}{8}$;鐵鏈的重力勢能為-$\frac{mgL}{2}$(桌面高度h>L,取桌面為零勢能參考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所用重物的質(zhì)量為m,當(dāng)?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打點計時器的打點時間間隔為T.某同學(xué)通過實驗得到一條如圖所示的紙帶,紙帶上的“0”點是物體剛要下落時打下的點,點“0”和“1”之間還有若干點,點“1”和點“6”之間各點為連續(xù)點,各點之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從“0”到“5”的過程中物體減小的重力勢能的表達式為mg(s1+s2+s3+s4+s5),當(dāng)打點“5”時物體的動能表達式為$\frac{{m({{s}_{5}+s}_{6})}^{2}}{{8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利用圖1裝置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

(1)除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fù)寫紙)、交流電源、鐵架臺、導(dǎo)線及開關(guān)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須使用的還有AC(選填器材前的字母).
A.大小合適的鐵質(zhì)重錘      B.體積較大的木質(zhì)重錘     C.刻度尺     D.秒表
(2)下面列舉了該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
A.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器件;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直流輸出”上;
C.用天平測出重錘的質(zhì)量;
D.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打出一條紙帶;
E.測量紙帶上所選點到起始點的距離;
F.根據(jù)測量的結(jié)果計算重錘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動能.
其中沒有必要進行的步驟是C,操作錯誤的步驟是B.
(3)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在紙帶上選取三個連續(xù)打出的點A、B、C,測得它們到起始點O的距離分別為hA、hB、hC.重錘質(zhì)量用m表示,已知當(dāng)?shù)刂亓铀俣葹間,打點計時器打點的周期為T,從打下O點到打下B點的過程中,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mghB,動能的增加量△Ek=$\frac{{m{{({{h_C}-{h_A}})}^2}}}{{8{T^2}}}$.(寫出相應(yīng)的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