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圖所示,滑塊從A點以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最高點B后又返回A,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滑塊從A出發(fā)到最高點B又返回到A的過程中,外力的沖量為零
B.滑塊從A到B的過程與從B到A的過程,機械能的變化量相等
C.滑塊從A到B的過程與從B到A的過程,動量變化量的大小相等
D.滑塊從A到B的過程比從B到A的過程動能的變化大

分析 根據(jù)動量定理分析沖量;根據(jù)摩擦力做功分析機械能的變化;根據(jù)動能定理分析動能的變化.

解答 解:A、滑塊開始時速度的方向向上,則動量的方向向上,滑塊返回A點時速度的方向與動量的方向向下,與初動量的方向相反,所以滑塊從A出發(fā)到最高點B又返回到A的過程中,外力的沖量不為零.故A錯誤;
B、滑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變,由W=Fx可知,滑塊從A到B的過程與從B到A的過程,摩擦力對滑塊做的功相等,所以滑塊機械能的變化量相等.故B正確;
C、滑塊在運動的過程中摩擦力始終做負功,所以滑塊返回A點的動能小于開始時滑塊的動能,則滑塊返回A點的動量的大小小于開始時滑塊的動量的大小,滑塊在最高點的動量為0,所以滑塊從A到B的過程的動量變化量的大.故C錯誤;
D、滑塊返回A點的動能小于開始時滑塊的動能,滑塊在最高點的動能為0,所以滑塊從A到B的過程比從B到A的過程動能的變化大.故D正確.
故選:B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的應(yīng)用,在解答的過程中要注意滑塊在運動的過程中摩擦力始終做負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已知某星球的半徑是地球半徑的4倍,質(zhì)量是地球質(zhì)量的2倍.若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其他星球的影響,則該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為(  )
A.$\sqrt{\frac{1}{8}gR}$B.$\sqrt{\frac{1}{2}gR}$C.$\frac{1}{2}\sqrt{gR}$D.$\sqrt{g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有三個共點力F1、F2、F3作用于某一點,其合力為零.已知F3=5N,現(xiàn)保持其余兩力大小和方向不變,只將F3的方向沿順時針方向繞作用點轉(zhuǎn)動60°,則這三個力的合力大小變?yōu)椋ā 。?table class="qanwser">A.5$\sqrt{3}$NB.5NC.10ND.仍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粗糙水平面上,用水平繩子系一小球作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小球質(zhì)量為m,與桌面間的摩擦系數(shù)為μ,繩子的拉力為F,則小球經(jīng)過$\frac{1}{2}$圓周的時間內(nèi)( 。
A.繩子的拉力對球不做功B.繩子的拉力對球做功πRF
C.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D.摩擦力對物體做功-μmgR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內(nèi)壁光滑的圓管形軌道豎直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且恰好處在兩固定光滑擋板M、N之間,圓軌道半徑為R,其質(zhì)量為2m,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能在管內(nèi)運動,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管的內(nèi)徑不計,當小球運動到軌道最高點時,圓軌道對地面的壓力剛好為零,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小球運動的最小速度為$\sqrt{gR}$
B.圓軌道對地面的最大壓力為10mg
C.當小球離擋板N最近時,圓軌道對擋板N的壓力大小為5mg
D.圓軌道對擋板M、N的壓力總是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吸收光子,其核外電子從離核較近的軌道躍遷到離核較遠的軌道,電子的動能減少,原子的電勢能增加,原子的總能量增加
B.康普頓效應(yīng)深入地揭示了光具有波動性
C.2克某放射性樣品經(jīng)過一個半衰期后用天平再次測量該樣品,質(zhì)量為1克
D.若用某一強度的綠光恰能使某金屬發(fā)生光電效應(yīng),則用更低強度的紫光不能使該金屬發(fā)生光電效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所示,N為金屬板,M為金屬網(wǎng),它們分別與電池的兩極相連,各電池的電動勢和極性如圖所示,己知金屬板的逸出功為4.8eV.現(xiàn)分別用不同頻率的光照射金屬板(各光子的能量已在圖上標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圖中無光電子射出
B.B圖中光電子到達金屬板時的動能大小為1.5eV
C.C圖中的光電子能到達金屬網(wǎng)
D.D圖中光電子到達金屬板時的最大動能為3.5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在使用多用電表進行電阻和電流的測量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在測量電阻時,更換倍率后必須重新進行調(diào)零
B.在測量電流時,更換量程后必須重新進行調(diào)零
C.在測量未知電阻時,必須先選擇倍率最大擋進行試測
D.在測量未知電流時,必須先選擇電流最大量程進行試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小鐵物塊A(在討論空間位置時當成質(zhì)點處理)和長木板B疊放在水平面上,如圖1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1)當所放的水平面是光滑的時,現(xiàn)對A 施加水甲平向右的拉力F,通過傳感器可測得A的加速度a隨拉力F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2甲所示.根據(jù)圖象信息求出小鐵塊和木板的質(zhì)量mA、mB以及鐵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
(2)若所放的水平面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125,并讓小鐵塊A以v0=3m/s的初速度滑上長木板B,如圖2乙所示.已知鐵塊最終沒有脫離木板.試求:
①小鐵塊A滑上長木板B時,二者的加速度.
②長木板B至少的長度.
③小鐵塊A最終運動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