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2.某同學們準備測量一個量程為3V、內(nèi)阻約為3kΩ的電壓表V1的內(nèi)阻值R1,在實驗室找到了下列器材:
A.電源E:電動勢約為9V;
B.電流表A:量程為0.6A,內(nèi)阻約0.6Ω;
C.電壓表V2:量程為6V,內(nèi)阻R2=6kΩ;
D.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100Ω;
E.單刀單擲開關及導線若干.
①為了能夠盡量準確測出電壓表的內(nèi)阻,以上器材不需要的是B
②根據(jù)所選的器材,請在下面方框內(nèi)設計實驗電路圖.
③用已知量及所測量的量表示被測電壓表的內(nèi)阻(指出各測量分別為哪個電表的讀數(shù))R1=U1U2R2;U1,U2分別為V1和V2表的讀數(shù).

分析 當被測電阻與滑動變阻器阻值相差較多時一定要采用滑動變阻器分壓接法;
電壓表實質(zhì)為可以顯示自身電壓的大電阻,只需再測量出通過電壓表V1的電流即可,由歐姆定律估測其最大電流I≈33000=0.001A<<0.6A,故選擇題中給出的電流表測量,讀數(shù)誤差太大;而內(nèi)阻已知的電壓表也可以當電流表使用,所以不選擇電流表;

解答 解:(1)當被測電阻與滑動變阻器阻值相差較多時一定要采用滑動變阻器分壓接法;
電壓表實質(zhì)為可以顯示自身電壓的大電阻,只需再測量出通過電壓表V1的電流即可,由歐姆定律估測其最大電流I≈33000=0.001A<<0.6A,故選擇題中給出的電流表測量,讀數(shù)誤差太大;而內(nèi)阻已知的電壓表也可以當電流表使用,所以不選擇電流表,即選B;
(2)滑動變阻器均選擇了分壓連接方式,理由是電壓表內(nèi)阻遠大于滑動變阻器電阻,限流接法電壓范圍小;電壓表實質(zhì)為可以顯示自身電壓的大電阻,只需再測量出通過電壓表V1的電流即可,實驗電路圖:

(3)根據(jù)歐姆定律V2中的電流I=U2R2
所以R1=U1U2R2,U1,U2分別為V1和V2表的讀數(shù)   
故答案為:
①B   
②電路如圖 
U1U2R2;U1,U2分別為V1和V2表的讀數(shù)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明確兩點:1、電壓表實質(zhì)就是一個可以顯示自身電壓的大電阻;2、內(nèi)阻確定的電壓表也可以當電流表使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兩個分子間相互吸引時,分子間不存在分子斥力
B.水很難被壓縮,這是分子間存在斥力的宏觀表現(xiàn)
C.能量耗散反映出涉及熱現(xiàn)象的宏觀物理過程具有方向性
D.溫度高的物體具有的內(nèi)能一定比溫度低的物體具有的內(nèi)能多
E.因為液體表面層分子分布比內(nèi)部稀疏,因此液體表面有收縮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甲、乙兩球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運動的v-t圖線如圖所示,根據(jù)圖線可以判斷( �。�
A.兩球在t=2s時速度相同B.兩球在t=2s時相距最近
C.兩球在t=8s時相遇D.在2s~8s內(nèi),兩球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甲所示,間距L=1m的足夠長的光滑平行金屬導軌與水平面成30°角放置,導軌電阻不計,導軌上端連有R=0.8Ω的電阻和理想電流表A,磁感應強度為B=1T的勻強磁場垂直導軌平面向上,t=0時刻有一質(zhì)量m=1kg,電阻r=0.2Ω的金屬棒,以初速度v0=10m/s從導軌上某一位置PP′開始沿導軌向上滑行,金屬棒垂直導軌且與導軌接觸良好,與此同時對金屬棒施加一個沿斜面向上且垂直于金屬棒的外力F,F(xiàn)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金屬棒沿導軌向上運動的過程中,電流表的示數(shù)是均勻變化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則:
(1)t=0時刻金屬棒的加速度多大?
(2)金屬棒運動到最高點后,又返回到PP′(棒返回PP′前已經(jīng)達到勻速運動),返回過程中,電阻R上產(chǎn)生的熱量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BC是半徑為R的豎直面內(nèi)的光滑圓弧軌道,軌道末端C在圓心O的正下方,∠BOC=60°,將質(zhì)量為m的小球,從與O等高的A點水平拋出,小球恰好從B點沿切線滑入圓軌道,則小球在C點對軌道的壓力為( �。�
A.73mgB.3mgC.103mgD.4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BCPC′D是由半徑為R的圓軌道與半徑為2R的BCD圓弧軌道相切于C(C′)點構成的豎直螺旋軌道,C、C′間距離可以忽略.與水平面夾角都是37°的傾斜軌道AB、ED分別與BC、C’D圓弧相切于B、D點,將一輕質(zhì)彈簧的一端固定在AB軌道的固定板上,固定板中央留有小孔,平行于軌道AB的細線穿過固定板的小孔和彈簧跨過定滑輪將小球和大球連接,小球與彈簧接觸但不相連,小球質(zhì)量為m,大球質(zhì)量為65m,初始時兩球靜止,若將小球與細線突然斷開(無限長DE軌道與小球間摩擦系數(shù)為μ=0.75,其余軌道摩擦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
(1)求細線剛斷時,小球的加速度大�。�
(2)求小球恰好能完成豎直圓周運動的情況下,小球在經(jīng)過C點時,在C點左右兩邊對軌道的壓力之差;
(3)求小球沿DE軌道上滑到最高點時距C的豎直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如圖所示,物體P放在水平面上,左邊用一根處于形變狀態(tài)的輕彈簧與豎直墻相連且處于靜止.若再用一個從零開始逐漸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直到拉動,那么在P被拉動之前的過程中,彈簧對P的彈力FT的大小和地面對P的摩擦力的大小的變化情況可能是(  )
A.彈簧對P的彈力FT始終增大,地而對P的摩擦力始終減小
B.彈簧對P的彈力FT保持不變,地而對P的摩擦力始終增大
C.彈簧對P的彈力FT保持不變,地面對P的摩擦力先減小后增大
D.彈簧對P的彈力FT先不變后增大,地面對P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豎直上拋一個小球,從拋出到落回原拋出點的過程中,它的速度、重力勢能、位移、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函數(shù)圖象(如圖所示)中正確的是(不計空氣阻力,以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圖中曲線為拋物線,拋出點為零勢能點)(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拍攝玻璃櫥窗內(nèi)的物品時,往往在鏡頭前加一個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強度
B.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來拍攝,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
C.根據(jù)宇宙大爆炸學說,遙遠星球發(fā)出的紅光被地球接收到時可能是紅外線
D.超聲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