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圖甲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固定一長L=1.7m的木板C,C板的左端有兩個可視為質點的物塊A和B,其間夾有一根原長為1.0m、勁度系數(shù)k=200N/m的輕彈簧,此時彈簧沒有發(fā)生形變,且與物塊不相連.已知mA=mC=20kg,mB=40kg,A與木板C、B與木板C的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μA=0.50,μB=0.25.假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現(xiàn)用水平力F作用于A,讓F從零逐漸增大,使A緩慢移動而逐漸壓縮彈簧,壓縮了一定量后又推動B緩慢地向右移動,當B緩慢向右移動0.5m時,使彈簧儲存了彈性勢能E0.(g=10m/s2)問:

(1)以作用力F為縱坐標,物塊A移動的距離為橫坐標,試通過定量計算在圖乙的坐標系中畫出推力F隨物塊A位移的變化圖線.
(2)求出彈簧貯存的彈性勢能E0的大。
(3)當物塊B緩慢地向右移動了0.5m后,保持A、B兩物塊間距,將其間夾有的彈簧更換,使得壓縮量仍相同的新彈簧貯存的彈性勢能為12E0,之后同時釋放三物體A、B和C,已被壓縮的輕彈簧將A、B向兩邊彈開,設彈開時A、B兩物體的速度之比始終為2:1,求哪一物塊先被彈出木板C?最終C的速度是多大?

分析 (1)先求出A與C間的摩擦力為fAAmAg=100N,B與C間摩擦力為fBBmBg=100N.力F從零逐漸增大,當增大到100N時,物塊A開始向右移動壓縮輕彈簧,此時B仍保持靜止,彈簧的壓縮量設為x,力F=fA+kx,當x=0.5m時,力F=fA+fB=200N,此時B將緩慢地向右移.B在移動0.5m的過程中,力F保持F=200N不變,彈簧壓縮了0.5m,B離木板C的右端0.2m,A離木板C有左端1.0m.根據(jù)這些條件可作出力F隨A位移的變化圖線;
(2)根據(jù)F-S圖象的“面積”可求出力F在B緩慢地向右移動0.5m的過程中所做的功.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得知,推力做功等于彈簧儲存的彈性勢能E0的大小與A克服摩擦力做功之和;
(3)分析三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撤去力F之后,AB兩物塊給木板C的摩擦力的合力為零,木板靜止不動,由動量守恒可求出AB速度之比,則可得到位移關系,判斷哪個物塊先彈出木板C.對三個物體,由能量守恒定律和動量守恒結合求解最終C的速度.

解答 解:(1)A與C間的摩擦力為:fAAmAg=0.5×20×10N=100N,B與C間摩擦為:fBBmBg=0.25×40×10N=100N,
推力F從零逐漸增大,當增大到100N時,物塊A開始向右移動壓縮輕彈簧(此時B仍保持靜止),設壓縮量為x,則力F=fA+kx,
當x=0.5m時,力F=fA+fB=200N,此時B將緩慢地向右移.B在移動0.5m的過程中,力F保持F=200N不變,彈簧壓縮了0.5m,B離木板C的右端0.2m,A離木板C有左端1.0m.作出力F隨A位移的變化圖線如圖所示;
(2)在物塊B移動前,力F作用于物塊A,壓縮彈簧使彈簧貯存了彈性勢能E0,物塊A移動了s=0.5m,設力F做功為W,由能量守恒可得彈簧貯存的彈性勢能大小為:E0=W-fAs=$\frac{100+200}{2}$×0.5J-100×0.5J=25J;
(3)撤去力F之后,AB兩物塊給木板C的摩擦力的合力為零,故在物塊AB滑離木板C之前,C仍靜止不動.物塊AB整體所受外力的合力也為零,其動量守恒,可得:
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AvA=mBvB
由題可知,始終vA:vB=mB:mA=2:1 當物塊B在木板C上向右滑動了0.2m,物塊A則向左滑動了0.4m,但A離木板C的左端還有d=0.6m.可見,物塊B先滑離木板C.
并且兩物體的相對位移△s=0.4m+0.2m=0.6m>0.5m(彈簧的壓縮量),彈簧儲存的彈性勢能已全部釋放,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12E0=$\frac{1}{2}$mAvA2+$\frac{1}{2}$mBvB2+fA•△s
由此求出物塊B滑離木板C時A物塊的速度為:vA=4m/s
設此后A滑離木板C時,物體A的速度vA′,木板C的速度vc′,有動量守恒定律有:
 mAvA=mAvA′+mCvC
 由能量守恒有:fAd=-$\frac{1}{2}$mAvA2-($\frac{1}{2}$mA${v}_{A}^{′2}$+$\frac{1}{2}$mC${v}_{C}^{′2}$)
將d=0.6m及有關數(shù)據(jù)代入上兩式解得:vC′=1m/s,(vC′=3m/s,不合題意舍棄)
答:(1)推力F隨A位移的變化圖線如圖所示;
(2)彈簧儲存的彈性勢能E0的大小為25J;
(3)物塊B先滑離木板C,最終C的速度是1m/s.

點評 本題難度較大,既要分析三個物體的受力情況,確定出它們的運動狀態(tài),還要根據(jù)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結合求解C的最終速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光電門是一種可以測量物體瞬時速度的器材
(1)某次寬為1.5cm的小鐵片通過光電門,計時器上顯示時間是0.016s,則小鐵片通過光電門時的瞬時速度大小為0.9375m/s.
(2)利用兩個光電門和上述小鐵片可以研究勻加速度直線運動.如圖,將鐵片固定在滑塊上,滑塊自由滑下后光電門1的計時器上顯示0.031s,已知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l=0.3m,滑塊下滑的加速度0.4m/s2,則光電門2的計時器上顯示應最接近D
A 0.028s    B 0.026s    C 0.024s    D 0.02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圖甲是科大著名服務機器人“可佳”,圖乙是其處于水平面上要執(zhí)行一項任務的運動軌道,其中A、B是長為3.0m的直導軌,B、C是半徑為1m的四分之一圓弧軌道,C、D是長為2.0m的直導軌.執(zhí)行任務時,“可佳”從A出發(fā),先做勻加速運動,經(jīng)過1.2s速度達到1.5m/s時開始做勻速率運動,到達D點前以大小是2倍于加速運動的加速度減速,到D點時恰好停止,則機器人“可佳”( 。
A.在該次運動的整個過程中路程為7m
B.在該次運動的整個過程中位移大小為(3$\sqrt{2}$+1)m
C.在該次運動的整個過程中運動時間為$\frac{29+2π}{6}$s
D.在圓弧軌道上運動的速度變化率為2.2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盧瑟福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了質子的核反應方程為${\;}_{2}^{4}$He+${\;}_{7}^{14}$N→${\;}_{8}^{17}$O+${\;}_{1}^{1}$H
B.鈾核裂變的核反應是${\;}_{92}^{235}$U→${\;}_{56}^{141}$Ba+${\;}_{36}^{92}$Kr+2${\;}_{0}^{1}$n
C.已知質子、中子、α粒子的質量分別為m1,m2,m3,那么,2個質子和2個中子結合成一個α粒子,釋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D.鈾(${\;}_{92}^{238}$U)經(jīng)過多次α、β衰變形成穩(wěn)定的鉛(${\;}_{82}^{206}$Pb)的過程中,有4個中子轉變成質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在“3•11”日本大地震的一次搶險救災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線飛行的直升機利用降落傘勻速向下向災區(qū)群眾投放救災物資.假設物資的總重量為G1,圓頂形降落傘傘面的重量為G2,有8條相同的拉線與物資相連,另一端均勻分布在傘的邊緣上,每根拉線和豎直方向都成30°角,則每根拉線上的張力大小為(  )
A.$\frac{\sqrt{3}{G}_{1}}{12}$B.$\frac{\sqrt{3}({G}_{1}+{G}_{2})}{12}$C.$\frac{{G}_{1}+{G}_{2}}{8}$D.$\frac{{G}_{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運動會上,運動員在標準400m跑道的第一跑道上比賽,按規(guī)定跑完1500m,則運動員的位移大小是( 。
A.100mB.1500mC.0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一細束白光通過玻璃三棱鏡折射后分為各種單色光,取其中a、b、c三種色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玻璃對c光的折射率最小B.在三棱鏡中的c光傳播速度最小
C.c光的頻率最高D.在真空中c光的波長最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相等的物體內部分子的平均動能相等
B.體積相等的物體內部分子的勢能相等
C.質量、溫度、體積都相等的物體的內能不一定相等
D.內能較大的物體,內部分子熱運動較激烈,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較大
E.溫度和質量都相同的氫氣和氧氣內能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甲)所示,光滑斜桿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其底端固定一帶正電的、電量為Q的小球A,另一也帶正電的小球B從斜桿的底端(但與A未接觸)靜止釋放,A,B均可視為質點和點電荷、小球B沿斜桿向上滑動過程中能量隨位移s的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其中線Ⅰ為重力勢能隨位移變化圖象,線Ⅱ為動能隨位移變化圖象,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靜電力恒量為k,則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 。
A.小球B的質量為$\frac{{E}_{3}}{gsinθ{s}_{3}}$
B.小球B所帶的電量為$\frac{{E}_{3}{{s}_{1}}^{2}}{kQ{s}_{3}}$
C.小球B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sqrt{\frac{2{s}_{3}{E}_{1}gsinθ}{{E}_{3}}}$
D.斜桿底端至小球B速度最大處由Q形成的電場的電勢差為$\frac{{s}_{2}{E}_{3}+{s}_{3}{E}_{2}}{Q{s}_{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