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M=2kg的長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質(zhì)量分別為mA=2kg和mB=2kg的A、B兩物,A,B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為μ=0.2,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塊上,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則(  )
A.若F=2N,則物塊、木板都靜止不動
B.若F=4N,則A物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4N
C.若F=6N,則B物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2N
D.若F=8N,則B物塊的加速度為1m/s2

分析 根據(jù)滑動摩擦力公式求出A、B與木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比較拉力和最大靜摩擦力之間的關(guān)系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而判斷物體所受摩擦力的情況,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B的加速度.

解答 解:A與木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
fA=μmAg=0.2×2×10N=4N,
B與木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
fB=μmBg=0.2×2×10N=4N,
A、F=2N<fA,所以AB即木板保持相對靜止,整體在F作用下向左勻加速運動,故A錯誤;
B、F=4N=fA,所以A在木板上恰好滑動,A受到滑動摩擦力為4N;故B正確;
C、若F=6N>fA;故A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A在木板表面滑動,摩擦力為4N;則B和木板整體受摩擦力為4N;B的加速度a=$\frac{4}{2+2}$=1m/s2
則B受到的摩擦力f=ma=2×1=2N;故C正確;
D、若F=8N>fA,所以A相對于木板滑動,B和木板整體受到摩擦力4N,所以B木板的加速度a=$\frac{4}{2+2}$m/s2=1m/s2,故D正確.
故選:BCD.

點評 本題以常見的運動模型為核心,考查了摩擦力、牛頓第二定律、隔離法與整體法的應(yīng)用等知識;解決的關(guān)鍵是正確對兩物體進行受力分析.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導(dǎo)體棒ab可無摩擦地在足夠長的豎直導(dǎo)軌上滑動,且與兩導(dǎo)軌接觸良好,導(dǎo)軌寬度為L,導(dǎo)軌間接一電阻R,導(dǎo)體棒電阻也為R.整個裝置處于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垂直導(dǎo)軌平面向里,不計導(dǎo)軌電阻,在導(dǎo)體由靜止開始下落的過程中,求
(1)導(dǎo)體棒下落過程能達到的最大速度;
(2)若從靜止開始到達到最大速度過程通過導(dǎo)體棒的電荷量為q,則上述過程導(dǎo)體棒的發(fā)熱量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所示,勁度系數(shù)為k=200N/m的輕質(zhì)彈簧,上端固定,下端連一質(zhì)量m=3kg的物塊A,A放在平臺B上,平臺B可以控制A的運動,初始時A、B靜止,彈簧處于原長,g取10m/s2.控制平臺B豎直向下運動,保持A與B一起下降直到分離,求:
(1)AB一起緩慢下降的最大位移x1;
(2)若B以a=5m/s2向下勻加速運動,A、B一起勻加速運動的時間;
(3)若B以a=5m/s2向下勻加速運動,從開始運動到A、B分離的過程中彈簧彈性勢能的變化量及B對A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一個小球以點O為平衡位置作左右振動,取向右的方向為小球位移的正方向,若已知振幅為2cm,周期為0.2s,放開小球時,小球在平衡位置右邊1cm處,并且放手后小球?qū)⒗^續(xù)向右振動到最右后彈回,此時開始計時.
(1)求物體對平衡位置的位移x(cm)和時間t(s)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
(2)求小球在t=1.1s時的位置;
(3)每秒內(nèi)小球能往返振動多少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一輛汽車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35km/h 行駛了$\frac{2}{3}$的路程,接著以速度v2=20km/h 行駛完其余$\frac{1}{3}$的路程,求:汽車全程的平均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一段金屬導(dǎo)體,當兩端電壓為U時,通過的電流為I,當兩端電壓增加0.5V時,通過的電流增加了0.01A,這段金屬導(dǎo)體的電阻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建筑工人用圖所示得定滑輪裝置運送建筑材料,質(zhì)量為70.0kg得工人站在地面上,經(jīng)過定滑輪將20.0kg得建筑材料加速向上拉升,忽略繩子和定滑輪的摩擦力,要使工人不離開地面,求建筑材料上升的最大加速度(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AB的長度L=3.75m,皮帶輪的半徑R=0.1m.現(xiàn)有一小物體(視為質(zhì)點)以水平速度v0從A點滑上傳送帶,物塊與傳送帶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傳送帶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5m,g取10m/s2,試討論下列問題:
(1)若皮帶靜止,要使小物體滑到B端后做平拋運動.則小物體滑上A點的初速度v0至少為多少?
(2)若皮帶輪以角速度ω=40rad/s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小物體滑上A點的初速度v0=3m/s,求小物體由A點運動到B點的時間及落地點到B的水平位移s;
(3)若皮帶輪以角速度ω=40rad/s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求v0滿足什么條件時,小物塊均落到地面上的同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用光電門傳感器“探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小車所受拉力F及質(zhì)量M關(guān)系”的實驗.

(a)如圖甲所示,在小車上固定寬度為L的擋光片,將兩個光電門傳感器固定在相距為d的軌道上,釋放小車.傳感器記錄下小車經(jīng)過光電門的時間△t1、△t2,可以測得小車的加速度a=$\frac{{{(\frac{L}{{△t}_{2}})}^{2}-(\frac{L}{{△t}_{1}})}^{2}}{2d}$(用題中符號L、d、△t1、△t2表示).
(b)在該實驗中采用控制變量法(填物理方法),保持小車質(zhì)量M不變,通過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來改變小車所受的拉力大小,研究加速度a隨拉力F變化的規(guī)律.
(c)若甲同學(xué)實驗時沒有注意始終滿足M?m的條件(m為鉤碼的質(zhì)量),結(jié)果得到的圖象可能是圖乙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