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5.電子繞核作圓周運動,按經(jīng)典物理學觀點推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這要發(fā)射電磁波,電磁波的頻率是連續(xù)的
B.電子軌道半徑應逐漸減小
C.原子應該是不穩(wěn)定的
D.輻射電磁波的頻率只是某些確定的值

分析 按經(jīng)典物理學觀點,結(jié)合電子繞核作圓周運動的基本知識,即可求解.

解答 解:A、發(fā)射電磁波,要輻射能量,則電磁波的頻率是連續(xù)的,故A正確,D錯誤;
B、由圓周運動庫侖力提供向心力,可知,當速度減小時,則電子軌道半徑應逐漸減小,故B正確;
C、根據(jù)能量守恒,可知,不斷輻射能量,則原子是不穩(wěn)定的,故C正確;
本題選擇錯誤的,故選:D.

點評 考查圓周運動的基本知識,掌握經(jīng)典物理學觀點,并理解玻爾的原子模型的內(nèi)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中的幾個斜面,它們的高度相同、傾角不同.讓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沿斜面從頂端運動到底端.試根據(jù)功的定義式計算沿不同斜面運動時重力做的功,以證明這個功與斜面的傾角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萬有引力定律的發(fā)現(xiàn)是17世紀最偉大的物理成就之一.牛頓通過下述兩個步驟完成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數(shù)學推導.
(1)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牛頓證明了“行星和太陽之間的引力跟行星的質(zhì)量成正比,跟行星到太陽之間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
(2)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牛頓提出:“既然這個引力與行星的質(zhì)量成正比,當然也應該和太陽的質(zhì)量成正比”.
請你根據(jù)上述推導思路,完成萬有引力定律數(shù)學表達式的推導.(注意:要說明各個字母的含義及推導依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關于“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操作,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長木板不能側(cè)向傾斜
B.在釋放小車前,小車應靠近滑輪一端
C.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小車
D.要在小車到達定滑輪前使小車停止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用弧光燈照射鋅板,驗電器指針張開,這時(  )
A.鋅板帶正電,指針帶負點B.鋅板帶正電,指針帶正點
C.鋅板帶負電,指針帶正點D.鋅板帶負電,指針帶負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100W的單色光源發(fā)光效率為5%,發(fā)射的光波長為5.9×10-7m,求該光源1秒發(fā)射的光子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電子的質(zhì)量為me,一對正、負電子以一定的速度相碰,湮滅后放出一對光子,C為光速,則可以判斷(  )
A.這對光子的總能量等于2meC2B.這對光子的總能量大于2meC2
C.光子的波長等于hcmec2D.光子的波長大于hcme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在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中:
(1)某同學實驗插針的步驟如下:
A.在表示入射光線的AO上插上大頭針P1.P2;
B.通過玻璃磚觀察P2.P1,調(diào)整視線,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擋��;
C.在觀察一側(cè)插上大頭針P3.P4,記下P3.P4的位置.
這位同學在操作中有什么重要疏漏?插針時應使P3擋住P1和P2的像,P4擋住P1、P2、P3的像.
(2)測定玻璃的折射率時,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該注意的是:ACD
A.玻璃磚的寬度宜大些            B.入射角應盡量小些
C.大頭針應垂直地插在紙面上      D.大頭針P1、P2及P3、P4之間的距離應適當大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一平直的傳送帶以速度v=2m/s勻速運動,傳送帶把A處的質(zhì)量為1kg的工件運送到B處,A、B相距L=10m.從A處把工件無初速地放到傳送帶上,經(jīng)過時間t=6s能傳送到B處.求:這一過程中摩擦力產(chǎn)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