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某人用一根跨過光滑滑輪的細繩來提起井中的重物,已知重物的質(zhì)量為m,人的質(zhì)量為M,當(dāng)人手持一端細繩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α?xí)r,人和重物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所示.試求此時地面對人的彈力大小N和地面對人的摩擦力大小f.

分析 重物和人均靜止,繩子的拉力F等于重物的重力mg,人受到重力Mg、拉力F、地面的支持力N和靜摩擦力f作用而平衡,由平衡條件求解即可.

解答 解:重物靜止,繩子的拉力F等于重物的重力mg.人處于靜止狀態(tài),對人研究可知,
豎直方向有:地面的支持力N=Mg-Fsinα=Mg-mgsinα,
人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則f=Fcosθ=mgcosα.
答:此時地面對人的彈力大小N為Mg-mgsinα,地面對人的摩擦力大小為mgcosα.

點評 本題是簡單的力平衡問題,關(guān)鍵是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對于摩擦力要區(qū)分靜摩擦還是滑動摩擦,F(xiàn)=μFN是滑動摩擦力公式.不能直接用來求靜摩擦力.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最早對落體運動進行系統(tǒng)研究并得出正確結(jié)論的科學(xué)家是( �。�
A.牛頓B.伽利略C.卡文迪許D.開普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物體甲的速度與時間圖象和物體乙的位移與時間圖象分別如圖所示,則這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是(  )
A.甲在整個t=4s時間內(nèi)有來回運動,它通過的總路程為12m
B.甲在整個t=4s時間內(nèi)運動方向一直不變,通過的總位移大小為6m
C.乙在整個t=4s時間內(nèi)有來回運動,它通過的總路程為12m
D.乙在整個t=4s時間內(nèi)運動方向一直不變,通過的總位移大小為6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同一平面內(nèi)的三個力,大小分別為5N、4N、3N,若三力同時作用于某一物體,則該物體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0N和1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一小球通過細繩懸掛于車廂頂上,車廂在水平軌道上做減速運動,小球相對車廂靜止,細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α,則車廂的加速度大小為gtanα,運動方向為水平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a)所示,斜面傾角為α=37°、長L=2.5m且固定,斜面與水平面之間平滑連接.一小物塊從斜面頂端以初速度v0沿斜面向下滑動,若初始速度v0=2.0m/s,小物塊運動2.0s后停止在斜面上.減小初始速度v0,多次進行實驗,記錄下小物塊從開始運動到最終停下的時間t,作出相應(yīng)的v0-t圖象,如圖(b)所示.已知小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小物塊與水平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求:
(1)小物塊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
(2)小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3)某同學(xué)認為,若小物塊初速度v0=3m/s,則根據(jù)圖象可以推知小物塊從開始運動到最終停下的時間為3s.
以上說法是否正確?若正確,請給出推導(dǎo)過程;若不正確,請說明理由,并解出正確的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坐在火車上的乘客看到車外的房屋和樹木以一定的速度在向后退,他選擇的參考系是(  )
A.他乘坐的火車B.迎面駛來的火車C.路旁的房屋D.路旁的樹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法拉第是19世紀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xué)家之一,他在電磁學(xué)研究方面的卓越貢獻如同伽利略、牛頓在力學(xué)方面的貢獻一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正是他提出了電場的概念.同時也是由他首先提出可以用電場線來形象模擬電場.如圖,A、B為一條電場線上的兩點,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EA與EB一定不等,φA與φB一定不等B.EA與EB可能相等,φA與φB可能相等
C.EA與EB可能相等,φA與φB一定不等D.EA與EB一定不等,φA與φB可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所示,直線A為電源的路端電壓與總電流關(guān)系的伏安圖線,直線B為電阻R兩端電壓與通過該電阻電流關(guān)系的伏安圖線,用該電源和該電阻組成閉合電路時,由圖知電源的輸出功率為2W,電源的效率為6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