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將小物體(可視為質點)置于桌面上的薄紙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動紙板,拉力大小不同,紙板和小物體的運動情況也不同。若紙板的質量m1=0.1kg,小物體的質量m2=0.4kg,小物體與桌面右邊緣的距離d=0.15m,已知各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2,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g取10m/s2。求:

(1)當小物體與紙板一起運動時,桌面給紙板的摩擦力大��;

(2)拉力F滿足什么條件,小物體才能與紙板發(fā)生相對滑動;

(3)若拉力作用0.3s時,紙板剛好從小物體下抽出,通過計算判斷小物體是否會留在桌面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茂名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符合物理學史實的是( )

A.伽利略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牛頓最早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G

C.胡克認為,在一定限度內彈簧的彈力與其形變量成正比

D.開普勒通過對行星運動的研究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兩物體質量之比為1:3,它們的初動能相同.它們與水平路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它們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距離之比( )

A.1:3 B.3:1 C.1:9 D.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貴州省高三十二模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豎直直線為某點電荷Q所產生的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M、N是其上的兩個點。另有一帶電小球q自M點由靜止釋放后開始運動,到達N點時速度恰變?yōu)榱�。由此可以判�?( )

A.Q必為正電荷,且位于N點下方 B.M點的電場強度小于N點的電場強度

C.M點的電勢高于N點的電勢 D.q在M點的電勢能大于在N點的電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甘肅省高三下學期第五次考試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三棱鏡的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ABC,∠A=30°,∠B=60°,一束平行于AC邊的光線自AB邊上的P點(PA小于PB)射入三棱鏡,若棱鏡材料的折射率n=,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c.

①求光在棱鏡中的傳播速度;

②通過計算說明光線射出棱鏡時的出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甘肅省高三下學期第五次考試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輕繩一端通過光滑的定滑輪與物塊P連接,另一端與套在光滑豎直桿上的圓環(huán)Q連接,Q從靜止釋放后,上升一定距離到達與定滑輪等高處,則在此過程中( )

A.物塊P的機械能不守恒,Q一直加速上升

B.當Q上升到與滑輪等高位置時,Q的機械能達到最大

C.任意時刻P、Q兩物體的速度大小都滿足vP<vQ

D.任意時刻Q受到的拉力大小小于P的重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青海省高一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無人飛船“神州二號”曾在離地高度為H=3. 4105m的圓軌道上運行了47小時。求在這段時間內它繞行地球多少圈?(地球半徑R=6.37106m,重力加速度g=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青海省高一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火車軌道在轉彎處外軌高于內軌,其高度差由轉彎半徑與火車速度確定。若在某轉彎處規(guī)定行駛的速度為v,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當以v的速度通過此彎路時,火車重力與軌道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②當以v的速度通過此彎路時,火車重力、軌道面支持力和外軌對輪緣彈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③當速度大于v時,輪緣擠壓外軌

④當速度小于v時,輪緣擠壓外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長春十一高中高二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為了測定木塊與小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設計了如下的實驗:

①用彈簧秤測量帶凹槽的木塊重力,記為FN1;

②將力傳感器A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測力端通過輕質水平細繩與木塊相連,木塊放在較長的平板小車上。水平輕質細繩跨過定滑輪,一端連接小車,另一端系沙桶,不斷地緩慢向沙桶里倒入細沙,直到小車運動起來,待傳感器示數(shù)穩(wěn)定后,記錄此時數(shù)據(jù)F1;

③向凹槽中依次添加重力為0.5N的砝碼,改變木塊與小車之間的壓力FN,重復操作②,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試完成:(1 )在實驗過程中,是否要求長木板必須做勻速直線運動? (填 “是”或“否”)

(2)為了充分利用測量數(shù)據(jù),該同學將所測得的數(shù)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別計算出了三個差值:Δf1=F5-F1=0.83N,Δf2=F6-F2=0.78N,Δf3=F7-F3=0.80N,請你給出第四個差值:

Δf4 = = 。

(3 )根據(jù)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 0.50 N 砝碼時摩擦力增加Δf。Δf用Δf1 、Δf2 、Δf3 、Δf4 表示的式子為:Δf=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Δf= N 。

(4)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μ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