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無論n為多大,小滑塊與粗糙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為tanθ | |
B. | 當n為某個值時,小滑塊可以恰好停在底端Bn處 | |
C. | 當n為奇數(shù)時,小滑塊最終恰好停在底端Bn處 | |
D. | 當n為偶數(shù)時,小滑塊最終恰好停在Bn-1處 |
分析 由題干知,經(jīng)過粗糙材料時摩擦力做的負功正好等于右斜面中1份距離變化對應的重力勢能大�。桓鶕�(jù)受力分析求出摩擦力和其作用距離,由整個過程中能量守恒,可計算出動摩擦因數(shù);分析運動特征可判斷小滑塊停止位置.
解答 解:A、設B到Bn斜面總長為l,每兩個點之間距離為ln,設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動摩擦力為:f=μmgcosθ
根據(jù)能量守恒得:fln=mg\frac{l}{n}•sinθ,聯(lián)立兩式得:μ=tanθ,故A正確;
B、C、假設小滑塊可以恰好停在底端Bn處,故若在Bn處速度為0,以Bn處為基準面,從Bn-1處到Bn處摩擦力做負功等于重力勢能的變化,說明從Bn-1處初始動能為0,即在Bn-1處速度為0,很明顯不合理,故BC錯誤;
D、分析運動過程,可得,停止位置的規(guī)律為奇數(shù)B1、B3、B5…,故當n為偶數(shù)時,停在Bn-1處,故D正確;
故選:AD.
點評 該題類似于彈簧振子,不過加上了重力勢能的變化,用能量守恒定律解決比較簡單.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端的感應電荷為負,A端的感應電荷為正 | |
B. | 導體內(nèi)部場強越來越大 | |
C. | M點電勢恒低于N點電勢 | |
D. | 導體的感應電荷在M點產(chǎn)生的場強大于在N點產(chǎn)生的場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本次下潛的最大深度為7020m | |
B. | 全過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 | |
C. | 0~4min內(nèi)平均速度為1.5m/s | |
D. | 0~1min和8~10min的時間內(nèi)潛水員處于超重狀態(tà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牛頓最早提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
B. | 卡文迪許首先通過實驗測出萬有引力常量 | |
C. | 安培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 | |
D. | 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發(fā)現(xiàn)了懸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現(xiàn)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2}t,\frac{1}{2}h | B. | (1-\frac{\sqrt{2}}{2})t,\frac{3}{4}h | C. | \frac{1}{\sqrt{2}-1}t,\frac{3}{4}h | D. | \frac{3}{4}t,\frac{3}{4}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三個粒子的加速度關系aA>aB>aC | B. | 三個粒子的加速度關系aA<aB<aC | ||
C. | 三個粒子的入射速度關系vA>vB>vC | D. | 三個粒子的入射速度關系vA<vB<v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