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雨的夜晚。甲火車以6m/s速度勻速前進,當時乙火車誤入同一軌道,且以15m/s的勻速速度追向甲車,當乙車司機發(fā)現(xiàn)甲車時,乙車立即制動,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3 m/s2,第幾秒時兩車距離最近?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shù)比為4︰1,原線圈接入u=400sin100πt(V)的交流電, S斷開時,燈泡L1正常工作,則S閉合后
A. 副線圈中交流電的頻率仍為50Hz
B. 燈泡L1兩端電壓仍為100V
C. 電流表A的示數(shù)將減小
D. 變壓器的輸入功率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置于勻強磁場中的金屬圓盤中央和邊緣各引出一根導線,與套在鐵芯上部的線圈A相連。套在鐵芯下部的線圈B引出兩根導線接在兩根水平導軌上,如圖所示。導軌上有一根金屬棒ab處在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圓盤順時針加速轉動時,ab棒將向左運動
B.圓盤順時針勻速轉動時,ab棒將向右運動
C.圓盤順時針減速轉動時,ab棒將向左運動
D.圓盤逆時針加速轉動時,ab棒將向左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離不開科學探究,而科學探究可以分理論探究和實驗探究。下面我們追尋科學家的研究足跡,用實驗探究恒力做功和物體動能變化間的關系。
①某同學的實驗方案如圖所示,該同學想用鉤碼的重力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 為了減小這種做法帶來的實驗誤差,你認為實驗中還應采取的兩項措施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圖所示是某次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其中A、B、C、D、E、F是計數(shù)點,兩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位移大小如圖,要驗證合外力的功與動能變化間的關系,除位移大小,重力加速度g外,還必須知道或測出的物理量有_____;
寫出B、E兩計數(shù)點間恒力做功和物體動能變化間的關系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長、寬分別為L1、L2的矩形金屬線框位于豎直平面內,其匝數(shù)為n,總電阻為r,可繞其豎直中心軸O1O2轉動.線框的兩個末端分別與兩個彼此絕緣的銅環(huán)C、D(集流環(huán))焊接在一起,并通過電刷和定值電阻R相連.線框所在空間有水平向右均勻分布的磁場,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其中B0、B1和t1均為已知.在0~t1時間內,線框保持靜止,且線框平面和磁場垂直;t1時刻后線框在外力的驅動下開始繞其豎直中心軸以角速度ω勻速轉動.求:
(1)0~t1時間內通過電阻R的電流大。
(2)線框勻速轉動后,在轉動一周的過程中電流通過電阻R產(chǎn)生的熱量;
(3)線框勻速轉動后,從圖甲所示位置轉過90°的過程中,通過電阻R的電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速度、速度變化量、加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速度是描述運動物體位置變化大小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B. 速度是描述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體位移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C. 加速度增大時,速度一定增大
D. 物體具有向東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可能向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B. 平拋運動一定是勻變速運動
C. 只要兩個分運動是直線運動,合運動一定也是直線運動
D. 勻速圓周運動是速度大小不變的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邊長為L的正方形均勻線圈,以AB邊所在直線為軸在勻強磁場B中做勻速轉動,線圈轉動的角速度為ω,若以圖示位置為零時刻,則下列選項反映四條邊上的電勢差隨時間的變化正確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場中有A、B兩點,在將某電荷從A點移到B點的過程中,電場力對該電荷做了正功,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電荷是正電荷,且電勢能減少
B.該電荷是負電荷,且電勢能增加
C.該電荷電勢能增加,但不能判斷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
D.該電荷電勢能減少,但不能判斷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