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05年10月12日9時,我國“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搭載著費俊龍、聶海勝兩名宇航員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升空.“神舟六號”飛船的起飛質(zhì)量為479×103kg.發(fā)射12s后豎直上升211m.“神舟六號”入軌后先是在近地點為200km、遠地點350km的橢圓形軌道上運行5圈,然后變軌到距離地面為343km的圓形軌道上運行,問:
(1)假設“神舟六號”飛船在前12s內(nèi)做的是豎直向上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且不考慮質(zhì)量的變化,求在此過程中火箭的推力.
(2)“神舟六號”進入圓形軌道運動后,其繞地球運行的周期T為多少?(地球半徑為R=6.4×103km,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10m/s2,結(jié)果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

分析 (1)根據(jù)時間和位移求得飛船上升的加速度,再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得火箭推力;
(2)根據(jù)黃金代換由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向心力求得飛船的周期.

解答 解:(1)根據(jù)火箭上升時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由位移時間關(guān)系$x=\frac{1}{2}a{t}^{2}$可得上升的加速度
$a=\frac{2x}{{t}^{2}}=\frac{2×211}{1{2}^{2}}m/{s}^{2}=2.93m/{s}^{2}$
以飛船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F-mg=ma
可得火箭的推力F=m(g+a)=479×103×(10+2.93)N=6.19×106N
(2)在地球表面重力與萬有引力相等有:
$G\frac{mM}{{R}^{2}}=mg$
可得GM=gR2
飛船在圓軌道上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向心力有:
$G\frac{mM}{(R+h)^{2}}=m(R+h)\frac{4{π}^{2}}{{T}^{2}}$
可得飛船的周期T=$\sqrt{\frac{4{π}^{2}(R+h)^{3}}{GM}}$=2π$\sqrt{\frac{(R+h)^{3}}{g{R}^{2}}}$=$2×3.14\sqrt{\frac{[(6400+343)×1{0}^{3}]^{3}}{10×(6400×1{0}^{3})^{2}}}s≈5×1{0}^{3}s$
答:(1)假設“神舟六號”飛船在前12s內(nèi)做的是豎直向上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且不考慮質(zhì)量的變化,在此過程中火箭的推力為6.19×106N.
(2)“神舟六號”進入圓形軌道運動后,其繞地球運行的周期T為5×103s.

點評 動力學問題的關(guān)鍵是求加速度,由運動學求加速度再根據(jù)牛頓運動定律求作用力,飛船繞地球圓周運動時由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向心力,求解時注意黃金代換式的應用是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所示為理想變壓器供電的電路,若將S閉合,則電流表的示數(shù)將不變,電流表的示數(shù)將增大.電流表的示數(shù)將增大.電壓表的示數(shù)將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甲、乙兩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的x-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乙物體做勻速運動(填“加速”、“減速”或“勻速”);甲物體的加速度等于乙物體的加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圖中,S1、S2兩個波源發(fā)出兩列完全相同的機械波,產(chǎn)生穩(wěn)定的干涉圖樣.若S1、S2間的距離等于三個波長,則( 。
A.S1、S2間共形成4條干涉加強條紋B.S1、S2間共形成5條干涉加強條紋
C.射線S10、S20′處是干涉加強條紋D.射線S10、S20′處是干涉減弱條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在如圖所示勻強磁場上方有三個線圈,從同一高度由靜止下落,三個線圈都是材料相同、邊長一樣的正方形,A線圈有一個缺口,B、C線圈閉合,但B線圈的導線比C線圈的粗,則( 。
A.三個線圈同時落地B.A線圈最先落地
C.C線圈最后落地D.B、C線圈同時落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1)圖(a)為“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現(xiàn)有的器材為:鐵架臺、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復寫紙、帶鐵夾的重錘.為完成本實驗,除了所給的器材,還需要的器材有:AC(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直尺    B.秒表    C.4~6V的交流電源    D.4~6V的直流電源
(2)在實驗中,已知電磁打點計時器工作周期T=0.02S,自由下落的重錘質(zhì)量m=2kg,如圖(b)所示為某同學實驗后選出的一條理想的紙帶,O點是打出的第一個點,A、B、C是在紙帶上取出的三個計數(shù)點,AB、BC間各有一個點未畫出.經(jīng)測得A、B、C三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S1=12.9cm,S2=20.6cm,S3=28.9cm,g=10m/s2,完成以下問題:(★本題中涉及到數(shù)值計算的,結(jié)果均得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①紙帶的左端與重錘連接(填左或右).
②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shù)點B時,物體的速度vB=2.0m/s.
③從起點O到打下計數(shù)點B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4.1J,此過程中物體動能的增量△EK=4.0J.
④在此實驗中發(fā)現(xiàn),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總是大于動能的增量,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在重錘下落過程存在阻力作用,可以通過該裝置測定該阻力的大小.設重錘所受阻力大小F恒定,試用題目中所給物理量的符號表示出重錘所受阻力大小F=mg-m$\frac{{s}_{3}+{s}_{1}-2{s}_{2}}{4{T}^{2}}$.(用m、T、g、S1、S2、S3表示)
⑤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如果以v2/2為縱軸,以h為橫軸,如果實驗操作正確,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的圖線應是過原點的一條傾斜直線,才能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其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的數(sh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在物理學發(fā)展的過程中,許多物理學家的科學研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在對以下幾位物理學家所作科學貢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牛頓應用“理想斜面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觀點
B.開普勒揭示了行星的運動規(guī)律,為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發(fā)現(xiàn)奠定了基礎
C.安培通過多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D.庫侖發(fā)現(xiàn)了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并通過油滴實驗測定了元電荷的電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甲、乙兩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大小為F,若使甲、乙物體的質(zhì)量都減小到原來的$\frac{1}{2}$,同時使它們之間的距離增為原來的2倍,則甲、乙兩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的大小變?yōu)椋ā 。?table class="qanwser">A.FB.$\frac{F}{2}$C.$\frac{F}{4}$D.$\frac{F}{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將一個電動傳感器接到計算機上,就可以測量快速變化的力,用這種方法測得的某單擺擺動時懸線上拉力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某同學由此圖線提供的信息做出了下列判斷
①t=0.2s時擺球正經(jīng)過最低點.
②t=1.1s時擺球正經(jīng)過最低點.
③擺球擺動過程中機械能減少.
④擺球擺動的周期是 T=0.6s.
上述判斷中,正確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