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宇航員站在某一星球表面上的某一高處,沿水平方向拋出一小球,經(jīng)過時間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上,測得拋出點與落地點之間的距離為L.若拋出時的初速度增大到原來的2倍,然后將小球仍從原拋出點拋出,這時拋出點與落地點之間的距離變?yōu)?\sqrt{3}$L.已知兩落地點在同一水平面上,求該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分析 小球做平拋運動,對兩種情況,根據(jù)平拋運動的運動學公式列式求解重力加速度.

解答 解:設(shè)第一次拋出速度為v、高度為h,根據(jù)題意可得右圖:
L2=h2+(vt)2
($\sqrt{3}$L)2=h2+(2vt)2
又 h=$\frac{1}{2}$gt2
解方程組得:g=$\frac{2\sqrt{3}L}{3{t}^{2}}$
答:該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數(shù)值為$\frac{2\sqrt{3}L}{3{t}^{2}}$.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掌握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并能靈活運用.對于多種情形,要抓住相等量或不變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一種游標卡尺,它的游標尺上有20個分度,總長度為19mm,則每個分度的長度為0.95mm,用它測量某物體長度,卡尺部分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該物體的長度是3.07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圖1是“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實驗裝置圖,通過描點畫出平拋小球的運動軌跡.

(1)實驗得到平拋小球的運動軌跡,在軌跡上取一些點,以平拋起點O為坐標原點,測量它們的水平坐標x和豎直坐標y,圖2中y-x2圖象能說明平拋小球運動軌跡為拋物線的是C.

(2)圖3是某同學根據(jù)實驗畫出的平拋小球的運動軌跡,O為平拋的起點,在軌跡上任取三點A、B、C,測得A、B兩點豎直坐標y1為5.0cm,y2為45.0cm,A、B兩點水平間距△x為40.0cm,則平拋小球的初速度v0為2.0m/s,若C點的豎直坐標y3為60.0cm,則小球在C點的速度vC為4.0m/s(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在“探究恒力做功與物體的動能改變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備有下列器材:
A.電磁打點計時器;B.干電池;C.秒表;D.低壓交流電源;E.紙帶;F.細線、砝碼、小車、砝碼盤;G.長直木板.
(1)其中多余的器材是干電池、秒表,缺少的器材是毫米刻度尺、天平.(填器材名稱)
(2)如圖所示,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小車在恒力F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紙帶.對紙帶的測量數(shù)據(jù)已用字母表示在圖中,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為f.若要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驗證動能定理,還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小車的質(zhì)量.

(3)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寫出驗證動能定理的表達式FxAB=$\frac{1}{2}$m$\frac{{x}_{B}^{2}-{x}_{A}^{2}}{4{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從水平地面上的A點,以速度v1在豎直平面內(nèi)拋出一小球,v1與地面成θ角,小球恰好以v2的速度水平打在墻上的B點,不計空氣阻力,則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在A點,僅改變θ角的大小,小球不可能水平打在墻上的B點
B.在A點,以大小等于v2方向與水平面邊成θ角的速度朝墻拋出小球,它也可能水平打在墻上的B
C.在B點以大小為v1的速度水平向左拋出小球,則它可能落在地面上的A點
D.在B點水平向左 拋出小球,讓它落回地面上的A點,則拋出的速度大小一定等于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兩顆人造衛(wèi)星A、B繞地球做圓周運動,周期之比為TA:TB=1:8,則軌道半徑之比和運動速率之比分別為( 。
A.RA:RB=4:1   VA:VB=1:2B.RA:RB=4:1    VA:VB=2:1
C.RA:RB=1:4    VA:VB=2:1D.RA:RB=1:4    VA:VB=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如圖所示,單匝矩形線圈放置在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以恒定的角速度ω繞ab邊轉(zhuǎn)動,磁場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線圈所圍面積為S,線圈導(dǎo)線的總電阻為R.t=0時刻線圈平面與紙面重合.則( 。
A.線圈中電流t時刻瞬時值表達式為i=$\frac{BSω}{R}$cosωt
B.線圈中電流的有效值為I=$\frac{BSω}{R}$
C.線圈中電流的有效值為I=$\frac{\sqrt{2}BSω}{2R}$
D.線圈消耗的電功率為P=$\frac{(BSω)^{2}}{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如圖所示中的圓a、b、c,其圓心均在地球的自轉(zhuǎn)軸線上.b、c的圓心與地心重合,對衛(wèi)星環(huán)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而言( 。
A.衛(wèi)星的軌道可能為aB.衛(wèi)星的軌道一定為b
C.衛(wèi)星的軌道可能為cD.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只可能為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已知雙縫與屏的距離L,雙縫間距d.用測量頭來測量亮紋中心的距離.測量頭由分劃板、目鏡、手輪等構(gòu)成,轉(zhuǎn)動手輪,使分劃板左右移動,讓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對準亮紋的中心(如圖(乙)所示),記下此時手輪上的讀數(shù),轉(zhuǎn)動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另一條亮紋的中心,記下此時手輪上的讀數(shù).

(1)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分別對準第l條和第6條亮紋的中心時,手輪上的讀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對準第1條時讀數(shù)x1=2.190 mm、對準第6條時讀數(shù)x2=7.869mm.
(2)寫出計算波長λ的表達式,λ=$\frac{d({x}_{2}-{x}_{1})}{3L}$d(用x1、x2、L、d表示,不用計算).
(3)在屏上觀察到了干涉條紋.如果將雙縫的間距變小,則屏上的干涉條紋的間距將變大;(選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