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想變壓器給負載供電,變壓器輸入電壓不變,如圖所示.如果負載電阻的滑動片向上移動,則圖中所有交流電表的讀數(shù)及輸入功率變化情況正確的是(均為理想電表)(  )
A.V1、V2不變,A1增大,A2減小,P增大
B.V1、V2不變,A1、A2增大,P增大
C.V1、V2不變,A1、A2減小,P減小
D.V1不變,V2增大,A1減小,A2減小,P減小
C
因為變壓器輸入電壓不變即不變,而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是固定的,根據(jù),所以不變即 V2不變。當負載電阻的滑片向上滑動時,電阻增大,則負載電路的電流減小,即A2減小。又知道,所以A1減小,理想變壓器兩端電功率是相等的,根據(jù),得輸入功率減小。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甲為理想變壓器,其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為4∶1,電壓表和電流表均為理想電表,原線圈接如圖乙所示的正弦交流電,圖中Rt為NTC型熱敏電阻,R1為定值電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交流電壓u的表達式u=36sin 100 πt V
B.變壓器原、副線圈中的電流之比為1∶4
C.變壓器輸入、輸出功率之比為1∶4
D.Rt處溫度升高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均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交流電源接理想變壓器原線圈兩端,電源電動勢E=200V,內(nèi)阻r=10Ω,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shù)比為5:1.電路中電表均為理想電表,副線圈接一個滑動變阻器,調(diào)節(jié)變阻器的阻值,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壓表的示數(shù)總是40V
B.電流表A1示數(shù)為5A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30V
C.電源輸出功率最大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20V
D.電源輸出功率最大時,電流表A2示數(shù)為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如圖(1)為一理想變壓器,為原線圈,為副線圈,為副線圈引出的一個接頭。原線圈輸入正弦式交變電壓的圖象如圖(2)所示。若只在間接一只的電阻,或只在間接一只的電阻,兩種情況下電阻消耗的功率均為。
(1)請寫出原線圈輸入電壓瞬時值的表達式
(2)求只在間接400Ω的電阻時,原線圈中的電流
(3)求間線圈的匝數(shù)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對于升壓變壓器,原線圈的匝數(shù)   (“多于”或“少于”)副線圈匝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電子滅蟲器由兩種主要部件組成:誘蟲的黑光燈和殺蟲的電網(wǎng)。黑光燈發(fā)出的紫外線能夠引誘害蟲飛近黑光燈,然后再利用黑光燈周圍的交流高壓電網(wǎng)將其“擊斃”。如圖所示是電網(wǎng)的工作電路示意圖,理想變壓器將有效值為220 V的交變電壓變壓,輸送到電網(wǎng),電網(wǎng)相鄰兩平行板電極間距為0.5 cm,空氣在常溫下被擊穿的臨界電場強度為6220 V/cm。為防止兩極間空氣擊穿而造成短路,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應滿足一定條件,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變壓器的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10
B.變壓器的副、原線圈的匝數(shù)比:<10
C.此變壓器為降壓變壓器
D.此變壓器為升壓變壓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理想變壓器,其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為2:1,原線圈接有交流電壓u=220sin100t V;圖中電壓表和電流表均為理想交流電表,Rt為負溫度系數(shù)的熱敏電阻(即當溫度升高時,阻值減小),R1為定值電阻,C為電容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壓表示數(shù)是110V
B.交流電的頻率為100 Hz
C.通過R1的電流始終為零
D.當Rt處溫度升高時,電壓表示數(shù)不變,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變電站里,經(jīng)常要用交流電表去監(jiān)測電網(wǎng)上的強電流,所用的器材叫電流互感器。如圖8所示的四個圖中,能正確反應其工作原理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一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shù)比為n1:n2=10:1,原線圈與正弦交變電源連接,輸入電壓u隨時間t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副線圈只接入一個10Ω的電阻,則
A.流過電阻的電流最大值為2.2A
B.與電阻并聯(lián)的電壓表示數(shù)為31.1V
C.電阻在1.0s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為96.8J
D.變壓器的輸入功率約為48.4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