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氣缸的橫截面積為S,它與容器B用一個帶閥門K的細管連通(細管容積不計).開始時K關閉,氣缸A內充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B內為真空,氣缸A的活塞上放有砝碼,此時A內氣體溫度為,活塞靜止時與氣缸底部的距離為H,打開閥門K后,活塞下降.若將A、B內氣體的溫度都升高到時,活塞仍可升高到原來的高度H.再讓A、B內氣體的溫度恢復到,并將活塞上的砝碼取走,這時活塞又恢復到原來的高度H.若已知大氣壓強為,活塞質量為m,活塞與氣缸間摩擦可忽略不計.求容器B的容積和活塞上砝碼的質量m.

 ,  

以B中氣體為研究對象,
初態(tài)(狀態(tài)1):=HS,+(M+m)g/S,
  狀態(tài)2:=HS++(M+m)g/S,
  狀態(tài)3:=HS+,
氣體由狀態(tài)1到狀態(tài)2,初、末壓強相等,根據(jù)氣態(tài)方程有
HS/,
解的容器的容積

氣體由狀態(tài)2到狀態(tài)3,初、末狀態(tài)體積相等,根據(jù)氣態(tài)方程有
,
解得活塞上砝碼的質量
m=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
A.先等壓膨脹,再等容降溫,其壓強必低于起始壓強
B.先等溫膨脹,再等壓壓縮,其體積必小于起始體積
C.先等容升溫,再等壓壓縮,其溫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溫度
D.先等容加熱,再絕熱壓縮,其內能必大于起始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8-3-4所示,甲、乙、丙三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一端封閉,管內各用相同長度的一段水銀柱封閉了質量相等的空氣,甲管豎直向下做自由落體運動,乙管豎直向上做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運動,丙管沿傾角為45°的光滑斜面下滑,若空氣溫度始終不變,當水銀柱相對管壁靜止時,甲、乙、丙三管內的空氣柱長度l、l、l的關系為(   )

圖8-3-4
A.l=l=lB.l<l<lC.l>l>lD.l<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圖8-3-11中,不能反映理想氣體經(jīng)歷了等溫變化→等容變化→等壓變化,又回到原來狀態(tài)的圖是(   )

圖8-3-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8-3-12所示,一連通器與貯水銀的瓶M用軟管相連,連通器的兩支管豎直放置,粗細相同且上端封閉的均勻直管A和B內充有水銀,水銀面的高度差為h,水銀面上方都是空氣,氣柱水均為2h,當氣體的溫度為T0(K)時,A管中氣體的壓強與3h高的水銀產生的壓強相等.現(xiàn)使氣體的溫度升高到1.5T0(K),同時調節(jié)M的高度,使B管中的水銀面高度不變,問流入A管的水銀柱的長度為多少?

圖8-3-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靜止放置一質量為M的氣缸,不計摩擦的質量為m的活塞封閉了溫度為,體積為的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氣體與外界無熱交換,大氣壓為.現(xiàn)在又一個質量為,速度為的子彈水平射入活塞并留在活塞中,活塞向右推進壓縮氣體,設氣體在推進過程中任意時刻,封閉的理想氣體均處于相應的平衡狀態(tài).當氣體壓縮到最小體積為時,壓強為2.5.求:

(1)此時氣體的溫度;
(2)活塞壓縮氣體過程中內能的增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一只輪胎容積為10L,長期不用已經(jīng)干癟但依然充滿大氣,現(xiàn)用打氣筒給它打氣.已知氣筒的容積為V=1L,要使胎內氣體壓強達到2.5atm,應至少打多少次氣(設打氣過程中輪胎容積及氣體溫度維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所示為一水平放置的圓柱形氣缸,氣缸壁、活塞的厚度以及它們之間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計,氣缸的母線長為L,活塞將氣缸中的氣體分為左、右兩部分,開始這兩部分氣體的溫度相等,這兩部分的體積之比=1∶2,現(xiàn)將左邊的氣體緩慢加熱到127℃,右邊的氣體緩慢降溫到-73℃,使活塞移動一段距離后停下來(活塞不漏氣,并且左、右兩氣體不發(fā)生熱傳遞)求活塞移動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圖表示一個邊長為40cm的立方體箱子,其箱壁厚度可以忽略不計且導熱性能良好,箱面除下部開有一小孔與外界相通外,其余部分均密封良好,箱內還裝有一個邊長為20cm、密度為500kg/的立方體木塊.今使箱自大氣中緩慢沒入水中(運動中箱的上下兩表面總保持水平),至某一深度時,箱內木塊對箱底的壓力剛好為零,試求此時箱的上表面離外界水面的深度.已知大氣壓為1.0×Pa,大氣溫度為27℃,水溫為24℃,取g=1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