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不同初速度將兩個物體同時豎直向上拋出并開始計時,一個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可以忽略,另一個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大小與物體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虛線和實線描述兩物體運動的v-t圖象可能正確的是( 。
A.B.C.D.

分析 豎直上拋運動是初速度不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恒定不變,故其v-t圖象是直線;有阻力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判斷加速度情況,v-t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解答 解:沒有空氣阻力時,物體只受重力,是豎直上拋運動,v-t圖象是直線;
有空氣阻力時,上升階段,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g+f=ma,故a=g+$\frac{f}{m}$,由于阻力隨著速度而減小,故加速度逐漸減小,最小值為g;
有空氣阻力時,下降階段,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g-f=ma,故a=g-$\frac{f}{m}$,由于阻力隨著速度而增大,故加速度減;
v-t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圖線與t軸的交點對應(yīng)時刻的加速度為g,切線與虛線平行;
故選:A.

點評 本題關(guān)鍵是明確v-t圖象上某點的切線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為零時加速度為g,不難.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真空中有兩個等量異種點電荷A、B,M、N、O是AB連線的垂線上點,且BO>AO.一質(zhì)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其運動軌跡如下圖中實線所示.設(shè)M、N兩點的場強大小分別為EM、EN,電勢分別為φM、φN.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A點電荷一定帶正電B.EM>EN
C.φM>φND.若質(zhì)子從N運動到M,電場力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在“用DIS研究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
(1)請按正確的實驗順序填寫下列步驟:②①④③⑤⑥.
①開啟電源,運行DIS應(yīng)用軟件,點擊實驗條目中的“研究機械能守恒定律”軟件界面
②卸下“定位擋片”和“小標尺盤”,安裝光電門傳感器并接入數(shù)據(jù)采集器
③擺錘置于A點,點擊“開始記錄”,同時釋放擺錘,擺錘通過D點的速度將自動記錄在表格的對應(yīng)處
④把光電門傳感器放在大標尺盤最底端的D點,并以此作為零勢能點.A、B、C點相對于D點的高度已事先輸入,作為計算機的默認值
⑤點擊“數(shù)據(jù)計算”,計算D點的勢能、動能和機械能
⑥依次將光電門傳感器放在標尺盤的C、B點,重復(fù)實驗,得到相應(yīng)的數(shù)據(jù)
(2)(多選題)除了以上實驗步驟,該實驗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BC
A.擺線的長度    B.擺錘的直徑    C.擺錘的質(zhì)量    D.擺錘下落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A.若兩顆人造衛(wèi)星A和B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角速度之比為8:1,則A和B兩顆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之比為1:4,運動的速率之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一個物體在O點以初速度v開始作曲線運動,已知物體只受到沿x軸方向的恒力F作用,則物體動能的變化情況是( 。
A.不斷減小B.先增大后減小C.先減小后增大D.先減小后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河的寬度為$\frac{{\sqrt{3}}}{2}$L,河水流速為u,甲、乙兩船均以靜水中的速度v同時渡河.出發(fā)時兩船相距L,甲、乙船頭均與岸邊成60°角,且乙船恰好能直達正對岸的A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船正好也在A點靠岸B.甲船在A點左側(cè)靠岸
C.v:u=2:$\sqrt{3}$D.甲乙兩船到達對岸的時間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取一根圓柱形細長鋼絲,將其豎直懸掛,在其底端懸掛若干個相同的鉤碼(每個鉤碼重5N),使其受到沿鋼絲方向的力F的作用,鋼絲發(fā)生了拉伸形變.測量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鉤碼數(shù)(個)112233
鋼絲直徑d(mm)0.40.20.40.40.20.2
鋼絲長度l(cm)6060609060120
鋼絲伸長量x(cm)4.919.69.814.758.8117.6
(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如有一根長為l、直徑為d的鋼絲,受到沿鋼絲方向的力F的作用,伸長量為x,用上述量推導(dǎo)出:F∝$\frac{unasphj^{2}x}{L}$;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得出:上式中比例系數(shù)的國際單位為N/m2,數(shù)值為3.8×108.(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一個如圖a所示的實驗電路,用以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阻,使用的實驗器材為:待測干電池組(電動勢約3V)、電流表(量程0.6A,內(nèi)阻小于1Ω)、電阻箱(0~99.99Ω)、滑動變阻器(0~10Ω)、單刀雙擲開關(guān)、單刀單擲開關(guān)各一個及導(dǎo)線若干.考慮到干電池的內(nèi)阻較小,電流表的內(nèi)阻不能忽略.

(1)該同學(xué)按圖a連線,斷開開關(guān)S,閉合開關(guān)K,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得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最大,然后將開關(guān)S接C,當電阻箱為0.20Ω時,電流表的指針指向刻度盤中點,可認為該值就是電流表內(nèi)阻的測量值.則電流表內(nèi)阻的真實值A(chǔ)
A.大于0.20Ω     B.小于0.20Ω      C.等于0.20Ω      D.無法確定
(2)利用圖a所示電路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驗步驟是:斷開開關(guān)K,將開關(guān)S接D,調(diào)節(jié)電阻箱R,記錄多組電阻箱的阻值和電流表示數(shù);圖b是由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的$\frac{1}{I}$-R圖象,由此求出待測干電池組的電動勢E=2.86V,內(nèi)阻 r=2.47Ω.(計算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取一塊長為L的表面粗糙的木板,第一次將其左端墊高,讓一小物塊從板左端的A點以初速度v0沿板下滑,滑到板右端的B點時速度為v1;第二次保持板右端位置不變,將板放置水平,讓同樣的小物塊從A點正下方的C點也以初速度v0向右滑動,滑到B點時的速度為v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v1一定大于v0
B.v1一定大于v2
C.第一次的加速度可能比第二次的加速度小
D.兩個過程中物體損失的機械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