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6.如圖所示,虛線為勻強電場的等勢線,一個帶電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射入該勻強電場后,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已知小球受到的重力不能忽略,則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球在b點的動能一定大于小球在a點的動能
B.若小球從a點向b點運動,則動能和電勢能的和一定增加
C.若小球從b點向a點運動,則重力勢能和電勢能的和一定減小
D.根據(jù)圖中信息不能確定小球在a、b兩點的電勢能大小

分析 由運動軌跡可知合力方向,從而可知電場力向上,由做功與能量的轉(zhuǎn)化關系可分析各選項.

解答 解:A、由運動軌跡可知合力方向,從而可知電場力向上,若電荷從a運動到b,則合力做正功,動能增加.故A正確;
   B、從a到b,重力勢能增大,則動能和電勢能的和應該減小,故B錯誤
   C、因只有重力和電場力做功,若小球從b點向a點運動,則動能減小,則電勢能和重力勢能之和增大,故C錯誤;
   D、若由a到b,電場力做正功,則電勢能減小,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應熟記做曲線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合力方向的特點是:做曲線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合力方向大致指向曲線的凹側(c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物體做平拋運動,在它落地前的1s內(nèi)它的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由30°變成60°,g=10m/s2.求:
(1)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大小v0
(2)平拋運動的時間;
(3)平拋時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為了測定光在透明有機玻璃中的傳播速度,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矩形有機玻璃磚、木板、刻度尺、三角板、白紙、大頭針.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
(1)畫出光路圖的圖示,并在圖上用字母標明要測量的物理量.
(2)用測量的物理量寫出測量有機玻璃中光速的計算公式v=PQOEEFOQ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填正確答案標號)
A.重核裂變反應要釋放能量
B.正電荷在原子中是均勻分布的
C.23290Th衰變?yōu)?{\;}_{82}^{208}$Pb要經(jīng)過6次α衰變和4次β衰變
D.把放射性元素同其他穩(wěn)定元素結(jié)合成化合物,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將變短
E.氫原子核外處于低能級的電子向高能級躍遷可以不吸收光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A是一個質(zhì)量為1×10-3kg表面絕緣的薄板,薄板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薄板左端放置一質(zhì)量為1×10-3kg帶電量為q=1×10-5C的絕緣物塊,在薄板上方有一水平電場,可以通過外接裝置控制其大小及方向.接通裝置先產(chǎn)生一個方向水平向右,大小E1=5×102V/m的電場,薄板和物塊開始運動,作用時間2s后,改變電場,電場大小變?yōu)镋2=1×102V/m,方向向左,電場作用一段時間后,關閉電場,薄板正好到達目的地,且薄板和物塊的速度都恰好為零.已知薄板與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薄板不帶電,物塊體積大小不計,g取10m/s2)求:
(1)在電場E1作用下物塊和薄板的加速度各為多大;
(2)電場E2作用的時間;
(3)從薄板和物塊開始運動到薄板和物塊的速度恰好為零過程中電場力做功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帶正電的導體球置于原來不帶電的形空腔導體殼外,導體殼不接地,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則( �。�
A.A點電場強度為零B.A點電場強度不為零
C.A點電勢為零D.A點電勢小于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叫做阿特伍德機,是英國數(shù)學家和物理學家阿特伍德創(chuàng)制的一種著名力學實驗裝置,用來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某同學對該裝置加以改進后用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如圖乙所示.
(1)實驗時,該同學進行了如下操作:
①將質(zhì)量均為M(A的含擋光片、B的含掛鉤)的重物用繩連接后,跨放在定滑輪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測量出擋光片中心(填“A的上表面”、“A的下表面”或“擋光片中心”)到光電門中心的豎直距離h.
②在B的下端掛上質(zhì)量為m的物塊C,讓系統(tǒng)(重物A、B以及物塊C)中的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光電門記錄擋光片擋光的時間為△t.
③測出擋光片的寬度d,計算有關物理量,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2)如果系統(tǒng)(重物A、B以及物塊C)的機械能守恒,應滿足的關系式為mgh=12(2M+m)(\fracuils1ctt2 (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3)引起該實驗系統(tǒng)誤差的原因有繩子有一定的質(zhì)量、滑輪與繩子之間有摩擦、重物運動受到空氣阻力等(寫一條即可).
(4)驗證實驗結(jié)束后,該同學突發(fā)奇想:如果系統(tǒng)(重物A、B以及物塊C)的機械能守恒,不斷增大物塊C的質(zhì)量m,重物B的加速度a也將不斷增大,那么a與m之間有怎樣的定量關系?a隨m增大會趨于一個什么值?請你幫該同學解決:
①寫出a與m之間的關系式:a=g2Mm+1(還要用到M和g).
②a的值會趨于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所示,在光滑小滑輪C正下方相距h的A處固定一電量為Q的點電荷,電量為q的帶電小球B,用絕緣細線拴著,細線跨過定滑輪,另一端用適當大小的力拉住,使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這時小球與A點的距離為R,細線CB與AB垂直.(靜電力恒量為k,環(huán)境可視為真空),若小球所受的重力的為 G,緩慢拉動細線(始終保持小球平衡)直到小球剛到滑輪的正下方過程中,拉力所做的功為W1,電場力做功為W2,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W1=mg2h(h2-R2B.W2=GR(1-RhC.W1=hkQqR2(1-RhD.G=khQq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同學設計了“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zhì)量m的關系”實驗.圖(a)為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某種打點計時器,C為裝有細砂的小桶,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方形木板,實驗中認為細繩對小車拉力F等于細砂和小桶的總重量,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可用紙帶上打出的點求得..

(1)圖(b)為實驗中所用打點計時器的學生電源.由學生電源可以判斷該同學選用的是圖(c)中的乙(填“甲”或“乙”)計時器.
上述圖(b)的安裝中存在的錯誤有:①接線柱應接在交流電上②電壓應選擇6V檔.
(2)在“探究加速度a與質(zhì)量m的關系”時,保持細砂和小桶質(zhì)量不變,改變小車質(zhì)量m,分別記錄小車加速度a與其質(zhì)量m的數(shù)據(jù).在分析處理時,該組同學存在兩種方案;甲同學認為應該根據(jù)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作出小車加速度a與其質(zhì)量m的圖象;乙同學認為應該根據(jù)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作出小車加速度a與其質(zhì)量倒數(shù)1m的圖象.兩位同學都按照自己的方案將實驗數(shù)據(jù)在坐標系中進行了標注,但尚未完成圖象(如圖d所示).你認為同學乙(填“甲”、“乙”)的方案更合理.請繼續(xù)幫助該同學作出坐標中的圖象.

(3)在“探究加速度a與合力F的關系”時,保持小車的質(zhì)量不變,改變小桶中細砂的質(zhì)量,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加速度a與合力F的圖線如圖(e),該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試分析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答:該同學未平衡(或未完全平衡)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