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盧瑟福的α粒子放射實驗,證明了原子核是可以兩分的 | |
B. | 貝克勒爾發(fā)現(xiàn)天然放射性現(xiàn)象,說明原子核有復雜結構 | |
C. | 光電效應現(xiàn)象表明原子核有復雜結構 | |
D. | 重核裂變的核反應方程是${\;}_{92}^{238}$U→${\;}_{36}^{92}$Kr+${\;}_{56}^{141}$Ba+2${\;}_{0}^{1}$n |
分析 明確人類對于電磁波以及原子結構研究的物理學史,注意天然放射性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說明原子核有復雜結構,從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根據(jù)物理學史可知,盧瑟福通過對α射線散射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故A錯誤;
B、貝克勒爾發(fā)現(xiàn)天然放射性現(xiàn)象,說明原子核有復雜結構;故B正確;
C、在光的照射下物體發(fā)射電子的現(xiàn)象,叫做光電效應,發(fā)射出來的電子叫做光電子,電子不是從原子核發(fā)出的,不能說明原子核有復雜結構,故C錯誤;
D、重核裂變的核反應是重核吸收一個慢中子后發(fā)生的核反應,其方程是${\;}_{92}^{238}$U+${\;}_{0}^{1}$n→${\;}_{36}^{92}$Kr+${\;}_{56}^{141}$Ba+3${\;}_{0}^{1}$n;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對物理學史的掌握情況,要注意準確記憶相關科學家的主要貢獻;并能準確用所學規(guī)律進行分析,絕不能似是而非.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FN逐漸減小 | B. | FN先減小后不變 | C. | Ff先增大后減小 | D. | Ff先增大后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5}{2}$πR $\sqrt{2}$R | B. | $\frac{5}{2}$πR $\frac{1}{4}$πR | C. | 2πR $\sqrt{2}$R | D. | 2πR 2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輕繩越長,F(xiàn)越大 | B. | 輕繩越長,輕繩對球的拉力越大 | ||
C. | 輕繩對球的拉力可能小于球G | D. | 輕繩越短,a、b之間的彈力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