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像打點計時器一樣,光電計時器也是一種研究物體運動情況的常用計時儀器,其結(jié)構(gòu)如圖甲所示.a(chǎn)、b分別是光電門的激光發(fā)射和接收裝置.當有物體從a、b間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物體的擋光時間.

現(xiàn)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測量邊長為d的立方體滑塊和長l m左右的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圖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與桌面的接觸點,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適當位置的兩個光電門(與之連接的兩個光電計時器沒有畫出).讓滑塊從木板的頂端滑下,光電門1、2各自連接的計時器顯示的擋光時間分別為t1、t2 (數(shù)量級10-2s),用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小滑塊的寬度d,其讀數(shù)如圖丙所示.

①讀出滑塊的寬度d=5.115cm.
②滑塊通過光電門l的速度v1=$\frac1r4qhep{{t}_{1}}$,滑塊通過光電門2的速度v2=$\fracvjy8bu8{{t}_{2}}$(用字母表示).
③若僅提供一把米尺,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為完成測量,除了研究v1、v2和斜面傾角θ之外,還需測量的物理量是兩個光電門中心之間的距離L(說明該量的物理意義,同時指明代表物理量的字母).
④用③中各量求解動摩擦因數(shù)的表達式μ=$tanθ-\frac{({v}_{2}^{2}-{v}_{1}^{2})}{2gLcosθ}$(用字母θ、v1、v2、g及③中所測量的物理量表示).

分析 掌握游標卡尺讀數(shù)的方法,主尺讀數(shù)加上游標讀數(shù),不需估讀;
有運動學(xué)公式可求滑塊通過光電門1、2的速度v1、v2,
根據(jù)v2-${v}_{0}^{2}$=2as,除v1、v2和斜面傾角θ之外,可要測量兩光電門間距,
由動能定理,結(jié)合力做功表達式,從而求出摩擦因數(shù).

解答 解:①游標卡尺的主尺讀數(shù)為:5.1cm=51mm,游標尺上第3個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對齊,
所以游標讀數(shù)為3×0.05mm=0.15mm,所以最終讀數(shù)為:51+3×0.05=51.15mm=5.115cm.
讀出滑塊的寬度d=5.115cm;
②由運動學(xué)公式求得滑塊通過光電門1的速度v1
則有:v1=$\frack2ypg6v{{t}_{1}}$ 
滑塊通過光電門2的速度v2=$\fracvujarke{{t}_{2}}$
③由運動學(xué)公式v2-${v}_{0}^{2}$=2aL; 
 對滑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sinθ-umgcosθ=ma
 由上可知要求μ,則需要知道兩個光電門中心之間的距離L.
(4)由mgLsinθ-μmgLcosθ=$\frac{1}{2}m{v}_{2}^{2}-\frac{1}{2}m{v}_{1}^{2}$
可得μ=$tanθ-\frac{({v}_{2}^{2}-{v}_{1}^{2})}{2gLcosθ}$.
故答案為:①5.115;②$\frackkct1yo{{t}_{1}}$,$\fracx2iaxo1{{t}_{2}}$;
③兩個光電門中心之間的距離L;   ④$tanθ-\frac{({v}_{2}^{2}-{v}_{1}^{2})}{2gLcosθ}$.

點評 考查了利用光電門計算速度、加速度,用到的物理知識,注意摩擦力及摩擦因數(shù)的求解,同時掌握動能定理與牛頓第二定律的應(yīng)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為F,若電量不變,間距為原來的2倍,則兩點電荷間的作用力大小變?yōu)椋ā 。?table class="qanwser">A.4FB.2FC.$\frac{F}{2}$D.$\frac{F}{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在x軸下方的區(qū)域內(nèi)存在沿y軸負方向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為E,在x軸上方有半徑為R的圓形區(qū)域內(nèi)存在勻強磁場,磁場的方向垂直于xy平面并指向紙面內(nèi),磁感應(yīng)強度為B.y軸下方的A點與O點的距離為d,一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負電粒子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jīng)電場加速后從O點射入磁場,不計粒子的重力作用.
(1)求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軌道半徑r;
(2)要使粒子進入磁場之后不再經(jīng)過x軸,電場強度需大于或等于某個值E0,求E0
(3)若電場強度E等于第(2)問E0的$\frac{1}{3}$,求粒子經(jīng)過x軸時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時,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實驗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
A.將彈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B.將橡皮條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長度
C.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示數(shù)之差應(yīng)尺可能大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2.0×10-11kg,電荷量q=+1.0×10-5C的帶電微粒(重力忽略不計),從靜止開始經(jīng)U1=100V電壓加速后,水平進入兩平行金屬板間的偏轉(zhuǎn)電場中.金屬板長L=20cm,兩板間距d=10$\sqrt{3}$cm..求:
(1)微粒進入偏轉(zhuǎn)電場時的速度v0是多大?
(2)若微粒射出偏轉(zhuǎn)電場時的偏轉(zhuǎn)角為θ=30°,并接著進入一個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區(qū),則兩金屬板間的電壓U2是多大?
(3)若該勻強磁場的寬度為D=10$\sqrt{3}$cm,為使微粒不會由磁場右邊射出,該勻強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B至少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方法及步驟如下:
①向體積V=1mL油酸中加酒精,直至總量達到V=500mL.
②向注射器吸、僦杏退峋凭芤,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當?shù)稳雗=100滴時,測得其體積恰好是V0=1mL.
③先往邊長30~40cm的淺盤里倒入2cm深的水,然后將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勻地撒在水面上.
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薄膜形狀穩(wěn)定后,將事先準備好的玻璃板放在淺盤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狀.
⑤將畫有油酸膜輪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如圖所示,數(shù)出輪廓范圍內(nèi)正方形的個數(shù)N,正方形邊長a=20mm.
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③中應(yīng)填寫:痱子粉或石膏粉;
(2)1滴油酸溶液中純油酸的體積V是2×10-5毫升;
(3)油酸分子直徑是4.3×10-1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同學(xué)測定一根金屬絲的電阻率.

①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如圖1所示,則該金屬絲的直徑為0.641mm.
②先用多用電表粗測其電阻.將選擇開關(guān)調(diào)到歐姆擋“×10”檔位并調(diào)零,測量時發(fā)現(xiàn)指針向右偏轉(zhuǎn)角度太大,這時他應(yīng)該:
a.將選擇開關(guān)換成歐姆擋的“×1”檔位(選填“×100”或“×1”)
b.將紅、黑表筆短接,調(diào)節(jié)歐姆調(diào)零旋鈕,使歐姆表指針指在表盤右端零刻度處.再次測量電阻絲的阻值,其表盤及指針所指位置如圖2所示,則此段電阻絲的電阻為12Ω.
③現(xiàn)要進一步精確測量其阻值,實驗室提供了以下各種器材,4V的直流電源、3V量程的直流電壓表、電鍵、導(dǎo)線等.還有電流表與滑動變阻器各兩個以供選用:
A.電流表A1(量程0.3A,內(nèi)阻約1Ω) B.電流表A2(量程0.6A,內(nèi)阻約0.3Ω)
C.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為10Ω)   D.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50Ω)
為了盡可能提高測量準確度且要求電壓調(diào)節(jié)范圍盡量大.電流表應(yīng)選A,滑動變阻器應(yīng)選C(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④請在圖3中補齊連線以完成本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為一傳送裝置,其中AB段粗糙,AB段長為L=0.2m,動摩擦因數(shù)μ=0.6,BC、DEN段均可視為光滑,且BC的始、末端均水平,具有h=0.1m的高度差,DEN是半徑為r=0.4m的半圓形軌道,其直徑DN沿豎直方向,C位于DN豎直線上,CD間的距離恰能讓小球自由通過.在左端豎直墻上固定有一輕質(zhì)彈簧,現(xiàn)有一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球,小球質(zhì)量m=0.2kg,壓縮輕質(zhì)彈簧至A點后由靜止釋放(小球和彈簧不粘連),小球剛好能沿DEN軌道滑下.求:

(1)小球剛好能通過D點時速度的大;
(2)小球到達N點時速度的大小,對軌道的壓力;
(3)壓縮的彈簧所具有的彈性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時,宇航員在月球表面做了一個實驗:將一片羽毛和一個鐵錘從同一個高度由靜止同時釋放,二者幾乎同時落地.若羽毛和鐵錘是從高度為h處下落,經(jīng)時間t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引力常量為G,月球的半徑為R,不考慮月球自轉(zhuǎn).求
(1)求月球表面的自由落體加速度大小g;
(2)月球的質(zhì)量M;
(3)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