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如圖所示,水平平臺的右端安裝有滑輪,質(zhì)量為M=2.0kg的物塊放在與滑輪相距L=2.5m的平臺上,物塊與平臺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現(xiàn)有一輕繩跨過定滑輪,左端與物塊連接,右端掛質(zhì)量為m的小球,繩拉直時用手托住小球使其在距地面h高處靜止,(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取10m/s2
(1)若m=1.0kg,放開小球,系統(tǒng)運動,求小球做勻加速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a以及此時繩子的拉力大小T;
(2)若m=1.0kg,放開小球,系統(tǒng)運動,小球著地后立即停止運動,求要使物塊M剛好能運動到右端滑輪處,小球靜止時距地面的高度h.

分析 (1)采用隔離法對兩球分別進行受力分析求加速度,再根據(jù)加速度大小關(guān)系求解;
(2)根據(jù)對小球的運動分析由位移關(guān)系求解.

解答 解:(1)根據(jù)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對小球有:mg-T=ma
對物塊有:T-μMg=Ma
解得:$a=\frac{mg-μMg}{M+m}=\frac{10-0.2×20}{2+1}=2(m/{s^2})$
繩子拉力大小:T=mg-ma=1×(10-2)=8(N)
(2)設(shè)小球著地時物塊的速度為v,小球著地后物塊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
則小球著地后,對物塊M有:-μMg=-Ma'
得:a'=μg=2.0(m/s2
對M由運動學(xué)公式得:v2=2ah=2a'(L-h)
解得:$h=\frac{L}{2}=1.25(m)$
答:(1)取m=1.0kg,放開小球,系統(tǒng)運動,小球做勻加速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a以及此時繩子的拉力大小T為8N;
(2)取m=1.0kg,放開小球,系統(tǒng)運動,小球著地后立即停止運動,要使物塊M剛好能運動到右端滑輪處,則小球靜止時距地面的高度h至少為1.25m;

點評 本題連接體問題,運用牛頓第二定律時,由于小球與物塊的加速度不同,需要采用隔離法研究.涉及距離問題,運用動能定理是通常的思路.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要想提高磁電式電流表的靈敏度,可采用的辦法有( 。
A.減小轉(zhuǎn)軸處摩擦B.增加永久性磁鐵的磁感應(yīng)強度
C.增加線圈面積D.增加線圈匝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有些國家的交通管理部門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為500g(g取10m/s2),以警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車加速度超過此值,將有生命危險.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車輛是達不到的,但是當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將會達到這一數(shù)值.例如:兩輛摩托車以36km/h的速度相向而行發(fā)生碰撞,碰撞時間為0.002s,試判定一下駕駛員是否有生命危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xiàn)自動交會對接.設(shè)地球半徑為R,地面重力加速度為g.對接成功后“神州九號”和“天宮一號”一起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可視為圓軌道,軌道離地面高度約為$\frac{1}{19}$R,運行周期為T,引力常量為G,則( 。
A.對接成功后,“神舟九號”飛船里的宇航員受到的重力為零
B.對接成功后,“神舟九號”飛船的加速度為$\frac{19}{20}$g
C.對接成功后,“神舟九號”飛船的線速度為$\frac{40πR}{19T}$
D.地球質(zhì)量為($\frac{20}{19}$)3$\frac{4{π}^{2}}{GT}$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李輝用多用表的歐姆檔測量一個變壓器線圈的電阻,以判斷它是否斷路.劉偉為了使李輝操作方便,用兩手分別握住線圈裸露的兩端讓李輝測量.已知歐姆檔電源電動勢1.5V,電流約3mA流經(jīng)變壓器線圈,劉偉的人體電阻約100KΩ.則當李輝把多用表的表筆與被測線圈脫離時,劉偉兩手間的最大電壓約為(  )
A.1.5VB.300VC.150VD.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把質(zhì)量m=4kg的物體,以v0=10m/s的初速度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前2s內(nèi)重力的平均功率是400W,第2s末重力的瞬間功率是800W.(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1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塊上,桌面的右邊緣固定一個光滑的定滑輪,細繩的兩端分別與彈簧秤的掛鉤和礦泉水瓶連接.在桌面上畫出兩條平行線P、Q,并測出間距d.開始時將木塊置于P處,現(xiàn)緩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塊剛剛開始運動為止,記下彈簧秤的示數(shù)F0,以此表示滑動摩擦力的大。賹⒛緣K放回原處并按住,繼續(xù)向瓶中加水后,記下彈簧秤的示數(shù)F,然后釋放木塊,并用秒表記下木塊從P運動到Q處的時間t.
(1)木塊的加速度可以用d和t表示為a=$\frac{2d}{{t}^{2}}$.
(2)改變瓶中水的質(zhì)量重復(fù)實驗,確定加速度a與彈簧秤示數(shù)F的關(guān)系.圖2中能表示該同學(xué)實驗結(jié)果的是C.
(3)用加水的方法改變拉力的大小與掛鉤碼的方法相比,它的優(yōu)點是BC.
A.可以改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C.可以更精確地測出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獲取更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     D.可以獲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實驗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所示,遙控電動賽車(可視為質(zhì)點)從A點由靜止出發(fā),經(jīng)過時間t后關(guān)閉電動機,賽車繼續(xù)前進至B點后水平飛出,恰好在C點沿著切線方向進入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圓形光滑軌道,通過軌道最高點D后回到水平地面EF上,E點為圓形軌道的最低點.已知賽車在水平軌道AB部分運動時受到恒定阻力f=0.4N,賽車的質(zhì)量m=0.4kg,通電后賽車的電動機以額定功率P=2W工作,軌道AB的長度L=2m,B、C兩點的高度差h=0.45m,連線CO和豎直方向的夾角α=37°,圓形軌道的半徑R=0.5m,空氣阻力忽略不計,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賽車運動到C點時速度vC的大。
(2)賽車經(jīng)過最高點D處時受到軌道對它壓力ND的大。
(3)賽車電動機工作的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M、N兩點分別放置兩個等量異種電荷,A為它們連線的中點,B為連線上靠近N的一點,C為連線的中垂線上處于A點上方的一點,在A、B、C三點中( 。
A.A處場強方向水平向右B.C處場強方向水平向右
C.B處場強比A處強D.B處場強比A處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