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3.光滑水平面上靜止的物體,受到一個水平拉力F用開始運動,拉力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用Ek、v、△x、P別表示物體的動能、速度、位移和水平拉力的功率,下列四個圖象中分別定性描述了這些物理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正確的是( �。�
A.B.C.D.

分析 根據(jù)物體的受力情況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結(jié)合運動學基本公式及做功公式、功率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由題意可知,光滑水平面上靜止的物體,受到一個水平拉力作用開始運動,加速度恒定,
則有速度v=at,故B正確;
而P=Fv=Fat,故D正確;
s=12at2,故C錯誤;
而動能EK=12mv2=12ma2t2,故A錯誤;
故選:B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同學們讀圖的能力,要求同學們能根據(jù)受力情況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xOz是光滑水平面,空間有沿+z方向的勻強磁場,其磁感應強度為B,現(xiàn)有兩塊平行金屬板,彼此間距為d,構(gòu)成一個電容為C的電容器,在兩板之間焊一根垂直于兩板的電阻不計的金屬桿PP′,已知兩板和桿PP′的總質(zhì)量為m,若對此桿PP′作用一個沿+x方向的恒力F,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板和桿以加速度a=Fm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金屬桿PP′存在沿P到P′方向的感應電流
C.兩板和桿先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最后做勻速直線運動
D.兩板和桿以加速度a=Fm+B20hewomy2C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燈泡A、B和電感L與直流電源連接,電感的電阻忽略不計,燈泡A的阻值是燈泡B的2倍,電鍵K從閉合狀態(tài)突然斷開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
A.A先變亮,然后逐漸變暗B.B先變亮,然后逐漸變暗
C.A立即熄滅,B逐漸變暗D.A、B兩燈泡都逐漸變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著一個截面為四分之一圓弧的柱狀物體A,A的左端緊靠豎直墻,A與豎直墻之間放一光滑圓球B,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把A向右移動少許后,它們?nèi)蕴幱陟o止狀態(tài),則( �。�
A.球B對墻的壓力減小B.物體A與球B之間的作用力增大
C.地面對物體A的摩擦力減小D.物體A對地面的壓力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個物體沿直線運動,從t=0時刻開始,物體的v-t的圖象如圖所示,圖線與縱橫坐標軸的交點分別為0.5m/s和-1s,由此可知(  )
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B.物體做變加速直線運動
C.物體的初速度大小為0.5m/sD.物體的初速度大小為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某同學用圖示裝置做“物體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現(xiàn)保持小車的質(zhì)量不變,改變小車所受拉力.
(1)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安裝好實驗裝置如圖,并將木板右端適當墊高,使小車在不掛鉤碼時能在木板上向左勻速運動.
②將質(zhì)量為200g的小車拉到打點計時器附近,并按住小車.
③實驗室備有質(zhì)量為l0g、50g、l00g的三種鉤碼;應挑選一個質(zhì)量為10g的鉤碼掛在拉線P上.
④先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后釋放小車,打出一條紙帶.
(2)在多次重復實驗得到的紙帶中選出滿意的一條,經(jīng)測量,紙帶上第n+1點、n-1點與n點的距離分別是x1、x2.已知交流頻率為f,則小車的加速度可表示為x1x2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一列火車以速度v相對地面運動,如圖所示.如果地面上的人測得,某光源發(fā)出的閃光同時到達車廂的前壁和后壁,那么按照火車上的人的測量,閃光是先到達前壁.(選填“前”或“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一足夠長的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塊靜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塊間有摩擦.現(xiàn)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在物塊相對木板運動過程中,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塊相對于水平面的運動情況為( �。�
A.物塊向右運動,速度逐漸增大,直到做勻速運動
B.物塊先向左運動,再向右運動
C.木板向右運動,速度逐漸變小,直到做勻速運動
D.木板和物塊的速度都逐漸變小,直到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上滑的物體受到的力是( �。�
A.重力、牽引力和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摩擦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D.重力、支持力、牽引力和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