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對AB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運動過程中A環(huán)距軌道底部的最大高度;
(2)由幾何關(guān)系可明確對應(yīng)的夾角大小,再根據(jù)運動的合成和分解規(guī)律分析速度關(guān)系,再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速度大小.
解答 解:(1)設(shè)A環(huán)距軌道底部的最大高度為h,
以AB為研究對象,以軌道最底點為零勢能面,依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2mg($\frac{5}{3}R$+$\frac{5R}{3}$)=mgh+2mg(h-$\frac{5R}{3}$)
解得:h=$\frac{7}{6}$m;
(2)由于桿的長度為$\frac{5}{3}R$,故當(dāng)?shù)竭_底部時B還在豎直軌道上,如圖所示;
此時桿與豎直方向夾角sinθ=$\frac{R}{\frac{5R}{3}}$,即sinθ=$\frac{3}{5}$,可知θ=37°
由圖可知
vAsin37°=vBcos37°,即vB=$\frac{3}{4}$vA
以AB作為研究對象,依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mg$\frac{5R}{3}$+2mg($\frac{5}{3}$R+$\frac{5R}{3}$-$\frac{4}{3}$R)=$\frac{1}{2}$mvA2-$\frac{1}{2}×2m$vB2
解得:vA=4m/s,vB=3m/s.
答:(1)運動過程中A環(huán)距軌道底部的最大高度為$\frac{7}{6}$m;
(2)A環(huán)到達軌道底部時,兩環(huán)速度的大小為4m/s和3m/s.
點評 本題考查機械能守恒定律以及運動的合成和分解規(guī)律的應(yīng)用,本題的關(guān)鍵在于明確兩小球速度大小之間的關(guān)系,正確利用幾何關(guān)系進行分析兩小球速度大小關(guān)系是解題的關(guān)鍵.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 | |
B. | 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 |
C. | 用線懸掛的物體靜止時,懸線所在直線一定通過物體的重心 | |
D. | 體操運動員在比賽中做各種動作時,其重心位置不會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圖甲可知,質(zhì)點做曲線運動,且速度逐漸增大 | |
B. | 由圖甲可知,質(zhì)點在前10s內(nèi)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為4m/s | |
C. | 由圖乙可知,質(zhì)點在第4s內(nèi)加速度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 | |
D. | 由圖乙可知,質(zhì)點在運動過程中,加速度的最大值為7.5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運動4s后落地 | |
B. | 物體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30 m/s | |
C. | 物體在落地前最后1 s內(nèi)的位移為15 m | |
D. | 物體在整個下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20 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上升過程中m1對m2有向下的壓力 | |
B. | 下降過程二者間有壓力 | |
C. | 整個過程中二者會分離 | |
D. | 上升和下降全程二者不會分離也不會有相互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