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7.一傳送帶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傳送帶經過AB區(qū)域時是水平的,經過BC區(qū)域時變?yōu)閳A弧形 (圓弧由光滑模板組成,未畫出),經過CD區(qū)域時是傾斜的,AB和CD都與BC相切.現將大量的質量均為m的小貨箱一個一個在A處放到傳送帶上,放置時初速度為零,經傳送帶運送到D處,D和A的高度差為h.穩(wěn)定工作時傳送帶速度不變,CD段上各箱以相等間距排列,相鄰兩箱的距離為L.每個箱子在A處投放后,在到達B之前已經相對于傳送帶靜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動(忽略經BC段時的微小滑動).已知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T內,共運送小貨箱的數目為N.此裝置由電動機帶動,傳送帶與輪子間無相對滑動.不計輪軸處的摩擦.求:

(1)傳送帶的運行速度大小;
(2)電動機的平均輸出功率P.

分析 本題涉實際生活、圖形信息和復雜情境,給人以無從下手的感覺.其實,本題條件是較明顯的,在題設情境下首先將小貨箱視為質點,然后分清小貨箱在傳送帶的運動過程,以及這些過程中涉及哪些能量的轉化.這樣將復雜涉實際情境的問題還原成了熟悉的典型運動問題

解答 解:(1)小貨箱先在水平面上獲得與皮帶同速,在斜面上作勻減速直線運動至少到頂速度為0,距離為:s=$\frac{h}{sinθ}$,又v02=2as,
貨箱在斜面上作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
a=gsinθ-μgcosθ
故皮帶速度至少為:V0=$\sqrt{\frac{2h(gsinθ-μgcosθ)}{sinθ}}$
(2)以地面為參考系(下同),設傳送帶的運動速度為v0,在水平段運輸的過程中,小貨箱先在滑動摩擦力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其末速度等于傳送帶的速度,設這段時間內小貨箱通過的位移為s,所用的時間為t,加速度為a,則對小貨箱有
s=$\frac{1}{2}$at2                                                        ①
v0=at                                                          ②
在這段時間內,傳送帶運動的路程為
s0=v0t                                                          ③
由以上各式得
s0=2s                                                           ④
用f表示小貨箱與傳送帶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則傳送帶對小貨箱做功為
W1=fs=$\frac{1}{2}$mv02                                                     ⑤
傳送帶克服小箱對它的摩擦力做功
W0=fs0=2×$\frac{1}{2}$mv02                                                 ⑥
兩者之差就是克服摩擦力做功發(fā)出的熱量
Q=$\frac{1}{2}$mv02                                                          ⑦
可見,在小貨箱加速運動過程中,小貨箱獲得的動能與系統(tǒng)因相對運動產生的熱量相等.
T時間內,電動機輸出的功為
W=$\overline{P}$T                                                            ⑧
此功用于增加小貨箱的動能、重力勢能以及克服摩擦力產生熱量,即
W=$\frac{1}{2}$Nmv02+Nmgh+NQ                                               ⑨
已知相鄰兩小箱的距離為L,所以在T時間內運送的小貨箱的個數N,
則V0T=(N-1)L                                                       ⑩
聯(lián)立⑦⑧⑨⑩式,得
$\overline{P}$=$\frac{Nm}{T}$($\frac{(N-1)^{2}{L}^{2}}{{T}^{2}}$+gh)
答:①皮帶速度為$\sqrt{\frac{2h(gsinθ-μgcosθ)}{sinθ}}$
②電動機的平均輸出功率為$\frac{Nm}{T}$($\frac{(N-1)^{2}{L}^{2}}{{T}^{2}}$+gh).

點評 題目看似很難,實際上是由一些簡單的題目綜合而成的,故在遇到難題時不要緊張,更不能放棄,要心平氣和的分析題目已知條件和求解之間的關系,從而最終解決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質量m=60kg、長L=12m的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質量M=60kg的人立于木板的左端,木板與人均靜止.認為木板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g=10m/s2.求:
(1)人以a1=2m/s2的加速度加速從木板坐斷奔跑至右端所經歷的時間t1
(2)人以a2=5m/s2的加速度加速從木板坐斷奔跑至右端所經歷的時間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一列簡諧橫波,某時刻的波形如圖甲所示,從該時刻開始計時,波上A質點的振動圖象如乙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列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
B.該列波的波速大小為1m/s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簡諧橫渡并發(fā)生穩(wěn)定干涉現象,則所遇到的波的頻率為0.4Hz
D.若該波遇到一障礙物能發(fā)生明顯的衍射現象,則該障礙物的尺寸一定比40cm小很多
E.從該時刻起,再經過0.4s的時間,質點A通過的路程為4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開關K閉合.在開關S接a且電路穩(wěn)定后,電流表A1、A2和電壓表V的示數分別為I1a,I2a和Ua,電源的輸出功率為P1,平行金屬板所帶電荷量為Q1;這 時讓帶電微粒從P點水平射入平行板間,恰能沿圖示水平直線射出.若把平行板的上板向上移動少許,且S接b,當電路穩(wěn)定后,A1、A2和V表的示數分別為I1b,I2b和Ub,電源的輸出功率為P2,平行板所帶電荷量為Q;粒子仍從P點水平射入.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I1a=I1b,I2a=I2b≠0,Ua>Ub
B.Q1<Q2
C.P1>P2
D.該粒子帶負電,且第二次從P射入后,有可能打在下極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一光滑斜面靜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小球被輕質細線系住斜吊著放在斜面上,設小球的質量m=1kg,斜面的質量M=3kg,斜面傾角θ=30°,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α=30°,求:(g=10m/s2
(1)懸線對小球拉力的大;
(2)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物理學發(fā)展的過程中,許多物理學家的科學研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在以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開普勒經過多年的天文觀測和記錄,提出了“日心說”的觀點
B.物理學家卡文通許用實驗的方法測出引力常量G
C.經典力學可以解決自然界中所有問題
D.在經典力學中,物體的質量不隨運動狀態(tài)而改變,在狹義相對論中,物體的質量也不隨運動的狀態(tài)而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說法符合史實的是(  )
A.伽利略用“月-地檢驗”證實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正確性
B.牛頓發(fā)現了行星的運動規(guī)律
C.卡文迪許測出了引力常量G,被稱為“稱量地球重量的人”
D.胡克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①為了減小測量誤差,下述措施中正確的是CEG.(填字母)
A.由于空氣阻力的作用單擺的振動幅度會逐漸減小,所以單擺的擺角越大越好.
B.擺線的質量要盡量的小,擺線的彈性要盡量的小、擺線的長度要應盡量短些
C.擺球應該選體積較小、質量較大的
D.測量周期時,計時起點必須選在最低點,計時終點則可以選在最高點.
E.測量周期時應測擺球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算出周期
F.將擺線平放在桌面上,將擺線拉直后用米尺測出擺線的長
G.單擺的擺動平面一定要在豎直平面內

②某學生在實驗中,用米尺測出擺線長88.15cm,用主尺最小分度為1mm,20個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金屬球的直徑,結果如圖1所示,則單擺的擺長為89.120cm,用秒表測量單擺的周期.當單擺擺動穩(wěn)定且到達最低點時開始計時并記為1,單擺每經過最低點記一次,當數到n=60時,秒表的示數如圖2所示,則該單擺的周期是T=1.83s(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③測量出多組周期T、擺長L數值后,畫出T2-L圖象如圖3,則此圖線的斜率的物理意義是C
A.g    B.$\frac{1}{g}$    C.$\frac{{4{π^2}}}{g}$    D.$\frac{g}{{4{π^2}}}$

④若某同學在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圖象如圖4所示造成圖象不過坐標點的原因可能是漏計小球半徑,利用該圖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將無影響(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所示,從水平地面上的A點,以速度v1在豎直平面內拋出一小球,v1與地面成θ角.小球恰好以v2的速度水平打在墻上的B點,不計空氣阻力,則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A點僅改變θ角小球仍可能水平打在墻上的B點
B.在A點,以大小等于v2的速度朝墻拋出小球,它不可能水平打在墻上的B點
C.在B點以大小為v1的速度水平向左拋出小球,則它可能落在地面上的A點
D.在B點水平向左拋出小球,讓它落回地面上的A點,則拋出的速度大小一定等于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