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為了測量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μ,某小組使用位移傳感器設(shè)計了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讓木塊從傾斜木板上一點A由靜止釋放,位移傳感器可以測出木塊到傳感器的距離.位移傳感器連接計算機,描繪出滑塊相對傳感器的位移s隨時間t變化規(guī)律,如圖2所示.

①根據(jù)上述圖線,計算0.4s時木塊的速度v=0.4m/s,木塊加速度a=1m/s2;
②為了測定動摩擦因數(shù)μ,還需要測量的量是斜面的傾角θ(或A點的高度);(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
③為了提高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μ的測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A.A點與傳感器距離適當大些
B.木板的傾角越大越好
C.選擇體積較大的空心木塊
D.傳感器開始計時的時刻必須是木塊從A點釋放的時刻.

分析 (1)由于滑塊在斜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中點時刻的瞬時速度;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式即可求出加速度;
(2)為了測定動摩擦力因數(shù)μ還需要測量的量是木板的傾角θ;
(3)為了提高木塊與木板間摩擦力因數(shù)μ的測量精度,可行的措施是A點與傳感器位移適當大些或減小斜面的傾角

解答 解:①根據(jù)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中點時刻的瞬時速度,
得0.4s末的速度為:v=$\frac{0.3-0.14}{0.4}$ m/s=0.4m/s,
0.2s末的速度為:v′=$\frac{0.32-0.24}{0.4}$=0.2m/s,
則木塊的加速度為:a=$\frac{v-v′}{t}$=$\frac{0.4-0.2}{0.2}$=1m/s2
②選取木塊為研究的對象,木塊沿斜面方向是受力:ma=mgsinθ-μmgcosθ
得:μ=$\frac{gsinθ-a}{gcosθ}$
所以要測定摩擦因數(shù),還需要測出斜面的傾角θ(或A點的高度)
③根據(jù)(2)的分析可知,在實驗中,為了減少實驗誤差,應(yīng)使木塊的運動時間長一些,可以:
可以減小斜面的傾角、增加木塊在斜面上滑行的位移等,傳感器開始的計時時刻不一定必須是木塊從A點釋放的時刻.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故答案為:①0.4,1;②斜面傾角θ(或A點的高度);③A.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以及會通過實驗的原理得出動摩擦因數(shù)的表達式,從而確定所需測量的物理量.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所示,虛線所示的區(qū)域內(nèi)有方向垂直紙面的勻強磁場,一束速度大小各不相同的質(zhì)子正對該區(qū)域的圓心O射入這個磁場.發(fā)現(xiàn)有的質(zhì)子在磁場里運動的時間長,有的較短,其中運動時間較長的質(zhì)子( 。
A.入射的速度一定較大B.在該磁場中運動路程一定較長
C.在該磁場中偏轉(zhuǎn)的角度一定較大D.出射的速度一定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增大的是(  )
A.增大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差B.減小電容器極板上所帶的電荷量
C.增大電容器兩極板間的距離D.增大電容器兩極板的正對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可以采用如圖所示的甲或乙方案來進行.
①比較這兩種方案,甲(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因為這個方案摩擦阻力小,誤差小,操作方便,所用實驗器材少.
②該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如圖丙所示,測得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中所示,已知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則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4.8m/s2
該紙帶是采用乙(填“甲”或“乙”)實驗方案得到的.簡要寫出判斷依據(jù):因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③是采用甲方案時得到的一條紙帶如圖丁所示,現(xiàn)選取N點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是幾位同學(xué)分別用不同方法計算N點的速度,其中正確的是:D
A.vN=gnT    B.vN=g(n-1)T   C.vN=$\frac{{{s_n}+{s_{n+1}}}}{T}$D.vN=$\frac{{{d_{n+1}}-{d_{n-1}}}}{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套圈圈”是小孩和大人都喜愛的一種游戲.某小孩和大人直立在界外,在同一豎直線上不同高度分別水平拋出小圓環(huán),并恰好套中前方同一物體.假設(shè)小圓環(huán)的運動可視為平拋運動,則(  )
A.大人拋出的圓環(huán)運動時間較短
B.大人應(yīng)以較小的速度拋出圓環(huán)
C.小孩應(yīng)以較小的速度拋出圓環(huán)
D.小孩拋出的圓環(huán)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變化量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短跑運動員在100m的比賽中,測得他在5s末的速度是8.7m/s,10s末到達終點時的速度為10.3m/s,此運動員在這100m中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在這100m中的平均速度是(8.7m/s+10.3m/s)/2=9.5m/s
B.運動員在這100m中的平均速度是10m/s
C.10.3m/s為瞬時速度
D.不能求出前5秒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所示,真空空間中四點O、A、B、C恰為棱長為a的正四面體的四個頂點,其中A、B、C三點在水平面上,O′為三角形ABC的幾何中心.已知靜電力常量為k,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A、B、C三點各固定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則O點電勢比O′點高
B.若A、B、C三點各固定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將質(zhì)量為m的帶正電小球(可視為點電荷)放置在O點恰靜止,則小球所帶電荷量為$\frac{\sqrt{6}mg{a}^{2}}{6kQ}$
C.若A、B、C三點各固定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則O點與AB、BC、AC三邊中點的電勢差相等
D.若A、B、C三點各固定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則O點場強比O′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利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要求盡量減小實驗誤差.
(1)應(yīng)該選擇的實驗電路是圖1中的甲(選項“甲”或“乙”).

(2)現(xiàn)有電流表、開關(guān)和導(dǎo)線若干,以及以下器材:
A.電壓表(0~15V)       B.電壓表(0~3V)
C.滑動變阻器(0~50Ω)   D.滑動變阻器(0~500Ω),
實驗中電壓表應(yīng)選用B;滑動變阻器應(yīng)選用c;(選填相應(yīng)器材前的字母)
(3)某位同學(xué)記錄的6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其中5組數(shù)據(jù)的對應(yīng)點已經(jīng)標在圖2的坐標紙上,請標出余下一組數(shù)據(jù)的對應(yīng)點,并畫出U-I圖線.
序號123456
電壓U(V)1.451.401.301.251.201.10
電流 ( A )0.0600.1200.2400.2600.3600.480
(4)根據(jù)(3)中所畫圖線可得出干電池的電動勢E=1.5v,內(nèi)電阻r=0.83Ω
(5)實驗中,隨著滑動變阻器滑片的移動,電壓表的示數(shù)U以及干電池的輸出功率P都會發(fā)生變化.圖3的各示意圖中正確反映P-U關(guān)系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甲、乙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在3s末兩質(zhì)點在途中相遇.兩質(zhì)點位置關(guān)系是( 。
A.相遇前甲、乙兩質(zhì)點的最遠距離為2 m
B.相遇前甲、乙兩質(zhì)點的最遠距離為6m
C.兩質(zhì)點出發(fā)間點的距離是乙在甲之前4 m
D.兩質(zhì)點出發(fā)間點的距離是甲在乙之前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