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該實驗采用了“等效替代”的原理,即合力與分力的關(guān)系是等效的,要求兩次拉橡皮筋時的形變量和方向是等效的,注意所有要求都要便于操作,有利于減小誤差進行,所有操作步驟的設(shè)計都是以實驗原理和實驗?zāi)康臑橹行恼归_,據(jù)此可正確解答本題.
2、以O(shè)點為研究對象,0點受到三個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保持O點的位置不變,說明一個拉力大小和方向不變,a彈簧秤的拉伸方向不變,說明一個拉力方向不變,判斷另一拉力變化情況,因此利用“圖示法”可正確求解.
解答 解:(1)本實驗的目的是為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即研究合力與分力的關(guān)系.根據(jù)合力與分力是等效的,本實驗橡皮條兩次沿相同方向拉伸的長度要相同,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2)對點o受力分析,受到兩個彈簧的拉力和橡皮條的拉力,如圖所示,其中橡皮條長度不變,其拉力大小不變,oa彈簧拉力方向不變,ob彈簧拉力方向和大小都改變
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可以看出b的讀數(shù)先變小后變大,a的讀數(shù)不斷變小,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故答案為:(1)D;
(2)D
點評 本題是三力平衡問題中的動態(tài)分析問題,關(guān)鍵受力分析后,作出示意圖,然后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分析討論.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天平測物體的質(zhì)量 | B. | 測物體在水中的浮力 | ||
C. | 用彈簧秤測出對物體的拉力 | D. | 用水銀氣壓計測大氣壓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損失的機械能△Ea=2△Eb=4△Ec | |
B. | 重力勢能變化量2△Epa=2△Epb=△Epc | |
C. | 物體到達底端的動能Eka=2Ekb=2Ekc | |
D. | 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2Qa=2Qb=Q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經(jīng)過A點速度為18m/s | B. | 經(jīng)過A點速度為22m/s | ||
C. | 汽車的加速度為2m/s2 | D. | 汽車的加速度為2.25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②④ | C. | ②③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c的線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線速度 | |
B. |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 |
C. | a衛(wèi)星由于某原因,軌道半徑緩慢減小,其線速度將增大 | |
D. | c加速可追上同一軌道上的b,b減速可等候同一軌道上的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速度大小之比為3:1 | B. | 位移大小之比為2:1 | ||
C. |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為1:2 | D. | 加速度大小之比為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